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AutoCAD互通式立體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

互通式立體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

互通式立體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

定 價:¥45.00

作 者: 劉洪波 編著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新世紀土木工程專業(yè)系列教材
標 簽: AutoCAD及計算機輔助設計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114978 出版時間: 2009-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互通式立體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是為適應我國當前大規(guī)模建設互通式立體交叉的需要,并配合高等院校道路工程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有關互通式立體交叉設計課程的教學而編寫。全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篇理論部分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互通式立體交叉設計的主要原理和方法,重點論述了立交的橫斷面組成、變速車道設計、線形設計等幾個方面;第二篇應用互通立交專業(yè)設計軟件DlCAD PRO詳細講解立交實例的平面、縱斷面、橫斷面、端部及三維建模的具體操作方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參考價值?!痘ネㄊ搅Ⅲw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適合用作高等院校道路工程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從事道路工程的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為使讀者對書中運用DICAD PRO軟件設計立交能有進一步的了解,《互通式立體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配有互通立交設計電子教材光盤及DICAD PRO專業(yè)軟件的學習版)。

作者簡介

暫缺《互通式立體交叉計算機輔助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互通式立體交叉設計要領
1 緒論
1.1 國內外立體交叉現(xiàn)狀
1.2 道路立交CAD技術的發(fā)展
2 互通式立體交叉的型式及其適用范圍
2.1 公路立交與城市立交的區(qū)別
2.2 互通式立交的型式、特點及適用性
2.2.1 匝道的基本形式
2.2.2 常用的立交型式
2.3 立交間距
2.3.1 一般情況
2.3.2 輔助車道連接
2.3.3 集散車道連接
3 互通式立體交叉的交通量及橫斷面組成
3.1 互通式立體交叉的設計交通量
3.2 匝道的通行能力
3.2.1 匝道本身的通行能力
3.2.2 匝道出入口端部的通行能力
3.2.3 交織區(qū)的通行能力
3.3 匝道的橫斷面組成
3.3.1 匝道的橫斷面組成
3.3.2 常用立交匝道橫斷面類型
3.4 主線的橫斷面組成
3.4.1 路基寬度
3.4.2 車道寬度
3.4.3 中間帶
3.4.4 路肩
3.4.5 立交范圍常用主線橫斷面類型
3.4.6 立交橫斷面布置形式示例
4 互通式立體交叉變速車道設計
4.1 變速車道種類及選用
4.1.1 一般變速車道的種類及特點
4.1.2 選用情況
4.2 變速車道的長度
4.2.1 變速車道的長度
4.2.2 變速車道的長度要求
4.2.3 分流鼻的曲率半徑
4.3 變速車道的橫斷面設計
4.3.1 變速車道的路肩寬度及路肩過渡
4.3.2 連接部的橫斷面變化情況
4.3.3 變速車道超高的過渡
4.4 相鄰出人口的間距
4.4.1 相鄰出入口的間距
4.4.2 我國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匝道口最小間距
5 互通式立體交叉平面線形設計
5.1 主線平面線形設計
5.1.1 設計要點
5.1.2 設計標準
5.2 匝道平面線形設計
5.2.1 設計要點
5.2.2 設計標準
5.3 環(huán)形匝道的設計
6 互通式立體交叉縱斷面設計
6.1 變速車道縱坡接坡點設計
6.2 匝道與被交路的接坡設計
6.3 匝道分岔的縱坡連接
6.3.1 縱斷面設計
6.3.2 縱坡設計順序
6.4 縱斷面的線形設計
6.4.1 縱面線形設計的一般原則
6.4.2 縱坡設計的要求
6.4.3 豎曲線設計的要求
7 互通式立體交叉橋跨設計
7.1 互通式立體交叉橋跨設計
7.1.1 立交工程中橋梁的特點
7.1.2 橋涵設計內容
7.1.3 立交橋梁常用的上部結構
7.2 下部結構的美學要求
8 互通式立體交叉橫斷面設計
8.1 路拱橫坡、超高過渡及加寬設計
8.1.1 路拱橫坡
8.1.2 超高過渡
8.1.3 加寬設計
8.2 邊坡設計、防護工程及支擋工程
8.2.1 邊坡設計
8.2.2 防護工程
8.2.3 支擋工程
8.3 土石方計算與調配
8.3.1 橫斷面面積計算
8.3.2 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
8.3.3 路基土石方調配
9 平面交叉和收費廣場設計
9.1 平面交叉設計
9.1.1 立交中平面交叉的形式
9.1.2 立交中平面交叉的特點
9.1.3 立交中平面交叉的設計
9.2 收費廣場的設計
10 互通式立體交叉附屬設施設計
10.1 照明設施
10.1.1 照明標準
10.1.2 布置要求
10.1.3 立交照明布置示例
10.2 交通設施
10.2.1 管理設施
10.2.2 安全設施
10.2.3 排水設施
11 互通立交的景觀設計
11.1 互通式立交景觀設計的含義及原則
11.2 互通式立交景觀綠化設計
11.2.1 立交場地設計
11.2.2 立交內植物配植
第二篇 互通式立交計算機輔助設計示例與技巧
12 立體交叉設計的原則及步驟
12.1 立體交叉設計的原則
12.1 1.1 線形簡單、直捷、正常
12.1.2 運轉順適流暢
12.1.3 行駛安全
12.1.4 總體經濟
12.1.5 構造美觀
12.2 立體交叉設計的步驟
13 互通式立體交叉平面線形設計
13.1 設計條件分析
13.1.1 混合型立交概述
13.1.2 立交設計方案分析
13.2 混合型立體交叉平面線形設計
13.2.1 先繪制半直連式A匝道
13.2.2 繪制右轉H匝道
13.2.3 繪制環(huán)形C匝道
13.2.4 單車道匝道F匝道平行式加速車道的設計方法
13.3 喇叭型立交環(huán)形匝道設計
13.3.1 立交設計條件分析
13.3.2 交斷面組成
13.3.3 設計要領
13.3.4 設計步驟
13.4 線位樁號初始化
13.5 平縱橫設計審核
13.6 DICADPRO輔助平面設計
13.6.1 輔助平面標注
13.6.2 輔助平面成圖
14 立體交叉縱斷面設計
14.1 自動截取縱、橫地面線
14.1.1 地形圖三維化
14.1.2 讀取當前DWG圖形中的三維數(shù)據
14.1.3 構網、網格顯示、網格優(yōu)化
14.1.4 自動讀取縱、橫地面線
14.2 匝道縱斷面設計
14.2.1 A匝道縱坡設計
14.2.2 H匝道縱坡設計
14.2.3 平縱橫設計審核(SJSH)
14.3 縱斷面查詢、簡圖
14.3.1 縱斷面查詢
14.3.2 縱斷面簡圖
14.4 匝道縱斷面成圖
15 互通式立體交叉匝道橫斷面設計
15.1 橫斷面數(shù)據準備
15.1.1 邊坡模板文件
15.1.2 擋墻模板文件
15.1.3 立交端部變化資料
15.1.4 連接部斷面劃分
15.2 橫斷面成圖與交互修改
15.2.1 橫斷面成圖
15.2.2 橫斷面圖的交互修改
15.3 橫斷面輔助平面成圖
15.3.1 占地圖
15.3.2 生成邊坡線、示坡線、排水圖
16 端部設計標注與成圖
16.1 端部設計標注
16.1.1 生成端部橫線
16.1.2 端部設計標注
16.1.3 插入指北針
16.1.4 插入比例尺
16.1.5 插入十字坐標
16.1.6插入端部位置圖
16.2 端部標注成圖
16.2.1 設置分幅圖框
16.2.2 平面自動分幅
17 互通式立交三維建模與動畫
17.1 道橋建模
17.1.1 路面建模
17.1.2 路面標線
17.1.3 端部斑馬線Crkbx3d
17.1.4 生成護欄
17.1.5 定位插入圖形
17.1.6 生成邊坡地面模型
17.1.7 創(chuàng)建橋梁模型
17.1.8 動態(tài)漫游透視圖
17.2 AutoCAD環(huán)境下制作效果圖
17.2.1 默認渲染
17.2.2 創(chuàng)建光源
17.2.3 創(chuàng)建材質
17.2.4 創(chuàng)建場景
17.2.5 最終的渲染
17.3 3DSMAX環(huán)境下制作效果圖與動畫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