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舞蹈素材的學習是幼師舞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熟練掌握常用的兒童舞步和豐富多樣的模擬動作,掌握常用隊形,提高學生對兒童舞蹈的表現力,了解兒童舞蹈特點及其表現形式,積累大量的兒童舞蹈素材,開闊學生對兒童舞蹈的創(chuàng)編思路。為學習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和今后從事幼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秲和璧浮饭簿幹耸鶄€兒童舞蹈課堂教學組合,每個組合由基本步伐、組合內容、音樂三部分組成,并配有主干動作圖、場記圖。從內容上看,一部分是單一或若干個兒童舞步的訓練組合,其中加入了多種簡單的上肢等身體動作,與應的兒童舞步協調配合,并配以簡單的隊形,使舞步訓練得以強化,在步伐的重復中呈現整體動作的多樣化,流動的隊形更添情趣與美感。另一部分內容由兒童基本舞步與模擬動作有機結合,其中包含了豐富多樣的兒童舞步和各種生動形象的模擬動作,一般每個組合由若干個比較典型的模擬動作與單個或多個兒童舞步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同時,根據被模仿對象的特點配以相應的隊形,使兒童舞步與模擬動作相融、動作與隊形相襯,盡顯童趣。從組合特點上看,注重訓練性,強調舉一反三地學習素材,直至掌握,同時,也關注舞蹈的表演性,使教學既體現訓練性,又不失表演性。一般來講,訓練性組合強調素材的習得,而表演性組合側重素材的運用,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素材編出形式多樣的表演性舞蹈,如幼兒園常用的歌表演、表演舞、律動等。不能將素材的習得與學習作品等同或混淆,這也是“授之以漁”和“授之以魚”的區(qū)別所在,同時也是《兒童舞蹈》采用訓練性組合的原由。從動作特點上看,突出兒童舞蹈動作舒展、短促有力、幅度較大、節(jié)奏歡快的特點,這是由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