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建筑結構概論
1.1 建筑結構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
1.2 建筑結構的特點及應用
1.2.1 結構的特點
1.2.2 結構的應用
1.3 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
1.3.1 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與極限狀態(tài)
1.3.2 概率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及其實用表達式
1.4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規(guī)定
1.4.1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問題
1.4.2 延長混凝土結構使用年限的措施
1.4.3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及耐久性規(guī)定
1.5 建筑結構課程的內容、任務和學習方法
思考題
第2章 抗震設計基本知識
2.1 地震基本知識
2.1.1 地球的構造
2.1.2 地震的類型與成因
2.1.3 地震波、震級及地震烈度
2.2 抗震設計基本知識
2.2.1 抗震設計總則
2.2.2 抗震設計基本要求
2.2.3 地震作用計算及結構抗震驗算簡介
2.2.4 結構構件截面抗震驗算
2.2.5 結構抗震變形驗算
思考題
第3章 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及選用原則
3.1 建筑鋼材
3.1.1 鋼材的機械性能
3.1.2 鋼材的破壞形式
3.1.3 影響鋼材機械性能的因素
3.1.4 鋼材的種類、規(guī)格及選用
3.2 鋼筋
3.2.1 鋼筋的物理力學性能
3.2.2 鋼筋的形式和品種
3.2.3 鋼筋選用及檢驗
3.3 混凝土
3.3.1 混凝土的強度
3.3.2 混凝土的變形
3.3.3 混凝土的徐變和收縮
3.3.4 混凝土的選用原則
3.4 鋼筋與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結力
3.4.1 粘結力的概念
3.4.2 粘結力的測定
3.4.3 保證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粘結力的措施
3.5 砌體材料
3.5.1 砌體材料
3.5.2 砌體的種類
3.5.3 砌體的抗壓強度
3.5.4 砌體的軸心抗拉、彎曲抗拉、抗剪強度
思考題
第4章 鋼筋混凝土梁
4.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4.1.1 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
4.1.2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1.3 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1.4 T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1.5 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4.1.6 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的構造措施
4.2 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
4.2.1 純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4.2.2 彎剪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3 混凝土構件的變形及裂縫寬度計算
4.3.1 受彎構件的變形計算
4.3.2 構件裂縫寬度的計算
4.4 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識
4.4.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概念
4.4.2 施加預應力的方法
4.4.3 張拉控制應力及預應力損失
4.4.4 預應力混凝土的材料
4.4.5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尺寸
4.4.6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特性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鋼筋混凝土柱
5.1 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
5.1.1 受壓構件的基本構造要求
5.1.2 受壓構件
5.1.3 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1.4 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1.5 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5.2 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
5.2.1 軸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2.2 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2.3 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鋼筋混凝土樓蓋和樓梯
6.1 現(xiàn)澆單向板肋形樓蓋
6.1.1 結構平面布置
6.1.2 計算簡圖
6.1.3 內力計算
6.1.4 配筋設計及構造要求
6.2 現(xiàn)澆雙向板肋形樓蓋
6.2.1 雙向板的受力特點
6.2.2 單區(qū)格板的設計計算
6.2.3 多區(qū)格雙向板的實用計算方法
6.2.4 雙向板支承梁的設計
6.2.5 雙向板的截面設計與配筋構造
6.3 樓梯
6.3.1 現(xiàn)澆粱式樓梯
6.3.2 現(xiàn)澆板式樓梯
思考題
第7章 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
7.1 多層及高層房屋結構體系
7.1.1 常用結構體系
7.1.2 多層及高層房屋結構布置
7.1.3 抗震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
7.2 框架結構
7.2.1 框架結構的種類
7.2.2 框架結構布置
7.2.3 多層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和計算簡圖
7.2.4 多層框架結構的荷載、內力和側移計算
7.2.5 框架結構的內力組合及截面設計
7.2.6 框架結構的一般構造要求
7.2.7 抗震設計的構造措施
7.3 其他常用結構體系
7.3.1 剪力墻結構
7.3.2 框架一剪力墻結構
思考題
第8章 砌體結構
8.1 無筋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8.1.1 無筋砌體受壓構件受壓破壞特征
8.1.2 無筋砌體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公式
8.1.3 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9章 鋼結構的連接
第10章 鋼結構構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