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緒論 人學與宋代人學研究
第一節(jié) 人學研究對象與基本思路
一、人學研究對象的探討
二、人學研究要不斷拓展
三、入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jié) 理學與宋代人學思想
一、宋代人學思想成立的依據(jù)
二、理學的產生、發(fā)展和特點
三、理學思想對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
四、理學對宋代入學發(fā)展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宋代之前的人學思想積淀
一、中國人學思想的產生與形成
二、中國人學思想的拓展與流變
第一章 李覯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本乎天謂之命,在乎人謂之性”
第二節(jié) “性之品三,而人之類五也”
第三節(jié) “焉有仁義而不利者乎”
第二章 邵雍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性非體不成,體非性不生”
第二節(jié) “人之類,備乎萬物之性”
第三節(jié) “邪正之由,系乎上之所好”
第四節(jié) “樂時與萬物之自得”
第三章 周敦頤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人為萬物之靈”
第二節(jié) “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
第三節(jié) “以先覺覺后覺”
第四節(jié) “無欲而主靜”
第四章 司馬光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天之分”與“人之分”
第二節(jié) “學者,所以求治心”
第三節(jié) 評告子與孟子的“性”論
第五章 張載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以氣為本的人學形上學
第二節(jié) “天與人有交勝之理”
第三節(jié) “得天地之最靈為人”
第四節(jié)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第五節(jié)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第六章 王安石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三不足”的人學內涵
第二節(jié) “性者有生之大本”
第三節(jié) “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
第四節(jié) “形者,有生之本”
第七章 二程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程顥的“人與天地一物”
第二節(jié) 程顥的“只心便是天”
第三節(jié) 程頤的“性即理”
第四節(jié) 程頤“不是天理便是人欲”
第五節(jié) “涵養(yǎng)須用敬”
第八章 蘇軾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論“真性”
第二節(jié) “養(yǎng)生難在去欲”
第三節(jié) “達人自酒何功”
第九章 朱熹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必稟此理,然后有性”
第二節(jié) “人物本同,氣稟有異”
第三節(jié) 人性二元論的確立與論證
第四節(jié) “革盡人欲,復盡天理”
第五節(jié) “事無大小,皆有義利”
第六節(jié) 朱熹人學思想評價
第十章 陸九淵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人學思想的轉向
第二節(jié) “萬物森然于方寸之間”
第三節(jié) “仁義者,人之本心也”
第四節(jié)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第五節(jié) “六經皆我注腳”
第六節(jié) 養(yǎng)心論
第十一章 陳亮、葉適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jié) 陳亮“聲色臭味者,性也”
第二節(jié) 陳亮“天理人欲可以并行”
第三節(jié) 陳亮“功到成處便是有德”
第四節(jié) 葉適“以義和利”
第五節(jié) 葉適“論世有三道,皆以人心為本”
第十二章 宋代人學思想的特征及反思
第一節(jié) 宋代人學思想的特征
一、在儒學復興的旗幟下不斷爭鳴與發(fā)展
二、逐步向理論化、系統(tǒng)化方向提升
三、對儒學入學命題的深入開掘
第二節(jié) 宋代人學思想的反思
一、關于程朱理學反“人性”問題的反思
二、關于宋代入學思想中是否有“人權”因素的問題反思
三、關于宋代儒學人學思想意義的當代反思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