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信息時代與范式轉型
時代變革與文學發(fā)展
眾聲喧嘩的文學景觀
多元共生和而不同
主導多元綜合創(chuàng)新
范式革命與文藝學轉型
20世紀中國文藝學出現的五種主要范式
相反相成、推陳出新:傳統(tǒng)與現代的互動
數與美繪制的時代鏡像
數字化時代的文藝審美特征
數字化是一把雙刃劍
圖像世界藝術生命的存在
“世界圖像”與文藝的發(fā)展
手抄本、印刷體與“無紙化”
網絡文學:通向自由理想境界的藝術形式
媒介革命中的文學生產鏈建構
生產鏈與藝術生產鏈
信息時代文學生產鏈建構個案透視
“幽靈”與“天火”
“西馬非馬”辨
對話:觀察世界、觀察文學藝術的新視角
對話——獨語一對話:人類文化發(fā)展的軌跡
第二輯 思維方式與研究方法
思想解放:推動文藝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突破四個禁閾,探討藝術規(guī)律
走出神學誤區(qū),回歸精神家園
走出哲學的誤區(qū),發(fā)展文藝科學
從定義出發(fā)與本質主義思維方式
文學理論研究方式的轉向
科學研究的三種境界
一個公式的思考:A=x+y+z
“四維空間論”與思維方式的現代轉換
文學活動發(fā)生學研究的方式與途徑
經典重讀的方法
中國現代美學與詩學三種不同的研究方式
圜道思維:華夏智慧的花朵
《文心雕龍》的方法論原則
“圓通”與《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
“圓照”與《文心雕龍》鑒賞、批評理論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與胡適的禪學研究
第三輯 理想·典型·范疇
理想:希望之光,智慧之光,藝術之光
文學理想:藝術生命的路與燈
人類社會生活中的理想系統(tǒng)
……
第四輯 詩與美的追尋
博導檔案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