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法庭語音技術研究

法庭語音技術研究

法庭語音技術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張翠玲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司法制度/司法技術

ISBN: 9787508726977 出版時間: 200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9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法庭語音分析的目的是利用語音的個體特征,對未知語音和已知語音進行比對,為鑒別案件的當事人身份提供依據(jù)。但是,語音變異和語音偽裝,為語音個體特征的提取帶來很多干擾。話者語音變異是語音存在的普遍規(guī)律。正常的語音變異有三個來源:(1)言語產(chǎn)生領域:變異的起因是發(fā)音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和運動;(2)聲學領域:變異來自對語音時域與頻域特征參數(shù)的不同測量方法;(3)感知領域:變異來自聽音者對不同話者語音感知的靈敏性。案件語音不僅存在正常的語音變異,而且存在形形色色的反常的語音變異。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行為時,心理和生理都處于非常狀態(tài),如:色厲內(nèi)荏,聲調(diào)失常,發(fā)音遠離正常心理時的態(tài)勢;當作為犯罪嫌疑人被采制語樣時,其心理和生理同樣處于非常狀態(tài),如:情緒低落,發(fā)音有氣無力,有意無意地掩飾自己的本來嗓音,等等。依照RobertD.Rodman的定義:“不管原因如何,對于正常語音的任何改變、扭曲或者偏離都可以稱作語音的偽裝。”案件語音都可以算作偽裝語音,不管是未知的犯罪分子的語音還是已知的犯罪嫌疑人的語音。

作者簡介

  張翠玲,遼寧沈陽人。南開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教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際法庭語音學和聲學學會會員。2003~2004年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在瑞典隆德大學語言學和語音學系學習。2007~2008年作為研究員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語言研究學院與著名法庭語音學家Phil Rose博士進行法庭話者鑒別項目合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庭科學、實驗語音學和法庭語音學。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法庭語音基礎研究
第1章 法庭語音學概述
1.1 語音學與法庭語音學
1.1.1 語音學及其應用
1.1.2 法庭語音學
1.2 法庭話者鑒別技術
1.2.1 歷史回顧
1..2.2 話者鑒別的基礎
1.2.3 法庭話者鑒別的主要方法
1.3 語音證據(jù)價值的評判
1.3.1 問題的提出
1.3.2 似然率體系
1.3.3 似然率方法的應用
1.4 問題和挑戰(zhàn)
第2章 邊音共振峰的個體特性
2.1 引言
2.2 實驗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方法
2.3 結(jié)果和討論
2.3.1 共振峰頻率的個體特征
2.3.2 協(xié)同發(fā)音的個體特征
2.3.3 話者自身變異和話者之間差異
2.4 小結(jié)
第3章 長時平均功率譜的區(qū)分效力
3.1 引言
3.2 實驗設計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方法
3.3 結(jié)果和討論
3.3.1 不同長度語音文本的比較分析
3.3.2 相同長度不同文本差異的比較
3.3.3 相同文本不同發(fā)音人的比較
3.4 小結(jié)
第4章 嗓音起始時間的個體特性
4.1 引言
4.2 嗓音起始時間(VOT)概述
4.2.1 嗓音起始時間的含義
4.2.2 VOT和元音時長的測量
4.3 實驗設計
4.3.1 語音樣本的制作
4.3.2 分析方法
4.4 結(jié)果和分析
4.4.1 VOT的穩(wěn)定性和特異性
4.4.2 RT值的穩(wěn)定性和特異性
4.5 小結(jié)
第5章 信道傳輸對語音的影響
5.1 引言
5.2 信道傳輸原理
5.2.1 概念及分類
5.2.2 語音信號的傳輸
5.3 不同信道語音的變異分析
5.3.1 實驗設計
5.3.2 結(jié)果分析
5.4 空間混響語音的變異分析
5.4.1 語料錄制及分析方法
5.4.2 聽覺分析
5.4.3 聲學分析
5.5 小結(jié)
第二編 偽裝語音研究
第1章 偽裝語音研究概述
1.1 語音的變異
1.1.1 語音變異的來源
1.1.2 語音變異現(xiàn)象的研究概況
1.2 偽裝語音及其分類
1.2.1 定義
1.2.2 分類
1.3 先賢的研究
1.3.1 國外
1.3.2 國內(nèi)
1.4 偽裝語音的實驗研究
1.4.1 目的和意義
1.4.2 問題的提出
1.4.3 本課題研究的偽裝語音類型
1.4.4 語音樣本的制作
1.4.5 偽裝語音的分析方法
1.5 音質(zhì)及其聲學相關物
第2章 同一發(fā)音人的九種偽裝語音
2.1 聽覺感知與語圖征象
2.2 聲學分析
2.2.1 時長
2.2.2 基頻
2.2.3 音強
2.2.4 共振峰頻率和帶寬
2.2.5 長時平均功率譜(LTAS)
2.3 小結(jié)
第3章 正常語音的聲學表現(xiàn)
3.1 聽覺印象
3.2 基頻
3.2.1 正常語音的基頻水平
3.2.2 話者之間的基頻差異
3.3 音節(jié)時長
3.3.1 正常語音的音節(jié)時長
3.3.2 話者之間的音節(jié)時長差異
3.4 音強
3.4.1 正常語音的音強水平
3.4.2 話者之間的音強差異
3.5 基頻、音強和音節(jié)時長的相關性
3.6 共振峰頻率分布
3.6.1 正常語音共振峰頻率的總體分布
……
第4章 改變基頻發(fā)音
第5章 改變語速發(fā)音
第6章 外在干預發(fā)音器官形狀發(fā)音
第7章 耳語
第8章 電聲偽裝語音
第9章 偽裝語音的聽覺識別
第10章 偽裝語音與自動話者識別
第三編 法庭語音證據(jù)的評價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