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細(xì)讀釋家經(jīng)典200句:佛陀的智慧明燈

細(xì)讀釋家經(jīng)典200句:佛陀的智慧明燈

細(xì)讀釋家經(jīng)典200句:佛陀的智慧明燈

定 價:¥22.00

作 者: 沈智,盤運 編著
出版社: 萬卷出版公司
叢編項: 開心學(xué)國學(xué)
標(biāo) 簽: 佛教

ISBN: 9787547002391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8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細(xì)讀釋家經(jīng)典200句:佛陀的智慧明燈》查證諸多資料,旁征博引而深入淺出,用淺顯流暢的文字及簡潔獨特的觀點闡發(fā)佛理見解。精彩的佛學(xué)故事、生活寓言以及精美的佛學(xué)版畫,更在讀者與浩瀚深奧的佛理之問構(gòu)建起一座互通的橋梁。釋家是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思想資源與思想傳統(tǒng)之一,釋家思想樸素、平和,是出世的明了,是通曉的覺悟?!都?xì)讀釋家經(jīng)典200句:佛陀的智慧明燈》歸納其思想菁華,集腋經(jīng)典200句,佛學(xué)大要盡顯視野,讓讀者大眾以澄明、透徹的心境對待生命,還原喜樂自在的人生。

作者簡介

暫缺《細(xì)讀釋家經(jīng)典200句:佛陀的智慧明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自性平等眾生是佛
 001.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002.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
 003.菩提自性,本來清凈。
 004.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005.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006.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007.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日道。
 008.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009.其法無二,其心亦然。
 010.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
 011.自性若悟,眾生是佛。
 012.因守?zé)o常心,佛說有常性。
 013.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014.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015.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016.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
 017.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018.自悟修行,不在于諍;若諍先后,即同迷人。不斷勝負(fù),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019.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020.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
 021.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022.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023.處凡愚而不減,在圣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
 024.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025.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026.學(xué)道常于刨生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027.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028.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029.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030.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
 031.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03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03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034.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035.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036.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037.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038.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xué)。
 039.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040.若能如實觀察,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
 041.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042.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043.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2章 識得本心凈心自悟
 044.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045.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046.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047.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hù)短心內(nèi)非賢?
 048.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049.生死熾然,苦惱無量。
 050.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051.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052.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
 053.若悟——皆空,即當(dāng)心如太虛,洞然無礙。
 054.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055.功德須自性內(nèi)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056.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057.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058.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059.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060.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yè)。
 061.住心觀凈,是病非禪。
 062.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滅即佛。
 063.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064.若著心著凈,即障道也。
 065.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
 066.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
 067.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068.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069.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070.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fù)如是。
 071.已能隨順,轉(zhuǎn)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072.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073.梵行高遠(yuǎn),慈悲一切。
 074.寂靜常知足,是人當(dāng)解脫。
 075.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076.渡生死河,戒為船筏。
 077.菩薩常念,廣學(xué)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3章 果位證得 自在人生
第4章 仁慈為善 自我慎獨
第5章 明心見性 佛法自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