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廣西南寧市以西四十公里的揚美古鎮(zhèn)是當地有名的繁華商埠,為左江中下游地區(qū)農副產品和工業(yè)制品的主要集散地。1922年農歷四月初九,這座主要由平話人(漢族的一個支系)居住的城鎮(zhèn),遭到了來自周邊地區(qū)“七十二條村”的壯族人的洗劫,自此衰落。本書的研究,基于著者對于揚美古鎮(zhèn)及其周邊壯族村寨社會生活為期一年多的田野調查。通過比照各類文本的記載以及當地人的口述資料,本書對發(fā)生在1922年的“四月初九”事件進行了描述。著者以人類學的視角,考察了揚美古鎮(zhèn)的市場體系及商品交換,并對揚美人及其周邊村寨壯族人的生計方式、族群認同、財富觀念以及社會整合模式等進行了比較,試圖通過對導致“四月初九”事件發(fā)生的社會文化原因的分析,探討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商品交換與族群關系問題。著者認為,盡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起由于地方政權的更迭而引發(fā)的社會沖突事件,但在更深的層面上,“四月初九”事件的發(fā)生,卻主要源于揚美人與當地壯族人財富觀念的差異。在揚美古鎮(zhèn)從軍事?lián)c到商埠再到村落的歷史進程中,想象的祖籍、歷史記憶、自然資源狀況以及當地人特殊的謀生方式,促成了揚美社會內部多重向度的族群認同以及社會結構上的某種異質性,從而奠定了揚美古鎮(zhèn)商品交換的社會基礎,并由此構建了揚美人“獨善其身”的財富觀念。與此同時,大致相同的經濟生活和歷史遭遇、緊密的親屬關系網絡以及分化程度相對較低的社會結構,催生了揚美周邊村寨壯族人“有福同享”的財富觀念,使其難以接納以謀取現實的物質利益為主要目的的商品交換。“獨善其身”的財富觀念使得揚美人更為注重商品交換的物質利益,而這種價值取向與喜歡“有福同享”的壯族人格格不入。從某種意義上講,“四月初九”事件的發(fā)生,正是這兩種不同財富觀念沖突的結果。本書認為,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商品交換不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物的交換,而是一種總體性的社會經濟交往方式。這種社會交往,固然有著物質利益的現實需求,但同時也嵌合著諸多非經濟因素。這些非經濟因素的存在,導致了交易者對于商品交換的不同期待。而在客觀文化特征逐漸趨同、族群認同面臨表述危機之時,不同的生計取向和財富觀念,甚至會成為區(qū)隔族群、建構自我與他者的重要工具?!”緯劢褂谧迦航洕c族群關系問題的研究。著者透過一個沉浸在壯族人“汪洋大?!敝械闹饕善皆捜耍h族的一個支系)居住的廣西古鎮(zhèn)的田野考察,分析了商品交換與族群關系的內在聯(lián)系,探討了不同族群的財富觀念對于當地商品交換和族群關系的影響。本書以民國初年發(fā)生在當地的一起群體事件為切入點,以豐富的口述史資料,描述了當地人在重構此一歷史事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想象以及自我與他者的深刻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