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農業(yè)工程中國農田制度變遷與展望

中國農田制度變遷與展望

中國農田制度變遷與展望

定 價:¥35.00

作 者: 張履鵬,孫陶生,李揚 等 著
出版社: 農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農業(yè)工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9140233 出版時間: 200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73 字數:  

內容簡介

  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國家興衰存亡。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農民才有立身之本,農業(yè)才有發(fā)展之根,農村才有后續(xù)之源。土地制度作為農村的基本制度之一,千百年來始終左右著農民的命運?!吨袊r田制度變遷與展望》介紹先秦時期土地墾殖與田制、秦漢至隋唐農田制度、宋代起始的租佃制、近代土地制度問題、現代土地制度五個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張履鵬,男,天津寧河人,生于1929年。教授、研究員。河南省農史研究會會長、河南省鄉(xiāng)鎮(zhèn)經濟學會會長。曾任中國農業(yè)歷史學會首屆副理事長、中國農業(yè)經濟史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曾出版《農業(yè)經濟史研究》等專著。獲得多項國家、部、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孫陶生,男,河南洛寧人,1963年6月生,經濟學博士、教授,河南省優(yōu)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F任安陽工學院院長。長期從事土地經濟、資源環(huán)境經濟、農業(yè)經濟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土地資產管理導論》等7部著作,在《管理世界》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獲得省級科研獎勵11項。李揚,女,蒙古族,生于1966年。經濟學碩士,河南財經學院副教授。編著《河南省縣域經濟發(fā)展論壇文集》等兩部;發(fā)表有關農業(yè)經濟論文多篇,有《城市化過程中“空心村”的土地整理研究》、《農村城鎮(zhèn)化中集聚效應的機理及對策研究》等。所主持的《土地使用權流轉研究》河南省農業(yè)廳項目獲二等獎。張翔迅,男,生于1966年。高級會計師、經濟師,現在河南財經學院財務處工作。發(fā)表過《歷代農稅改革探討》論著多篇。參加多項土地分等定級估價研究工作。其中參加的《河南省城鎮(zhèn)土地分等估價研究》1996年獲得國家土地管理局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河南省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圖書目錄

導言 農田制度始終左右著農民的命運
第一篇 先秦時期土地墾殖與田制
第1章 中國土地墾殖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特點和生物帶
第二節(jié) 土地資源和水資源
第三節(jié) 植被分布的特點
第四節(jié) 主要土壤類型分布及利用方向
第2章 土地生熟荒制時期的墾殖
第一節(jié) 土地開發(fā)利用的古代傳說
第二節(jié) 原始土地開發(fā)考古成果
第三節(jié) 區(qū)域農業(yè)的開發(fā)
第3章 夏商周時期的井田制
第一節(jié) 井田制的記載
第二節(jié) 井田制的賦稅
第三節(jié) 井田的勞動者身份
第四節(jié) 籍田之說
第4章 春秋戰(zhàn)國田畝制度變革
第一節(jié) 換土易居的爰田制
第二節(jié) 魯國的初稅畝與秦國的初租禾
第三節(jié) 管仲推行相地而衰征
第四節(jié) 官山海、壹山澤與山澤稅的征收
第五節(jié) 戰(zhàn)國時代以井田制為基礎繼續(xù)授田
第六節(jié) 王田與采邑制度
第七節(jié) 作物布局變化
第二篇 秦漢至隋唐農田制度
第5章 秦代的除井田開阡陌
第一節(jié) 商鞅倡導除井田開阡陌
第二節(jié) 秦初“黔首實其田”
第三節(jié) 私蓄奴隸并大量用于農業(yè)
第6章 漢承秦制繼續(xù)推行名田制
第一節(jié) 名田制的繼續(xù)推行
第二節(jié) 漢初復故爵田宅詔
第三節(jié) 三楊莊遺址證明西漢一直推行名田制
第四節(jié) 漢代的賣爵和豪強發(fā)展
第五節(jié) 西漢中期名田制面臨的問題
第六節(jié) 名田制下漢代繼續(xù)大量使用農奴
第七節(jié) 莊園制發(fā)展的經濟原因
第八節(jié) 公田、代田與區(qū)田
第7章 王莽改制和東漢豪強惡性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王莽改革的目的內容
第二節(jié) 東漢以來豪強地主惡性膨脹
第8章 三國時期的屯田制
第一節(jié) 屯田制產生于邊緣地帶
第二節(jié) 建安時期戰(zhàn)亂促進了屯田制
第三節(jié) 西蜀和東吳的屯田
第四節(jié) 南北朝各國都曾經采用過屯田制度
第9章 魏晉南北朝豪強莊園土地制度
第一節(jié) 戰(zhàn)亂是發(fā)展豪強莊園經濟的主要條件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豪強莊園的經濟形式
第三節(jié) 魏晉南北朝豪強經濟下農奴諸多名義
第四節(jié) 南朝品官占田制和蔭客制
第10章 均田制的推行與廢止
第一節(jié) 豪強經濟不利當時朝政
第二節(jié) 配合均田基層政權實行三長制
第三節(jié) 北魏均田令內容
第四節(jié) 北魏以后均田制各朝的若干變化
第五節(jié) 官無閑田稅收減少是均田制廢止的主要原因
第三篇 宋代起始的租佃制
第11章 宋代奠定了租佃制
第一節(jié) 宋代不設田制不抑兼并
第二節(jié) 雇工經營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宋代盛行佃耕制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第四節(jié) 租佃制下的學田、族田
第12章 租佃制千年不衰
第一節(jié) 租佃制千年不衰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元朝的土地制度倒退
第三節(jié) 明代租佃制與流民關系
第四節(jié) 清代租佃制的一些變化
第五節(jié) 明清的地租地價
第13章 租佃制與以往官立田制的差別
第一節(jié) 秦漢以來各層次人物對土地的態(tài)度
第二節(jié) 佃耕制使農民身份發(fā)生變化
第三節(jié) 唐末開始提出土地均平
第14章 租佃制的自耕農經濟與地主經濟
第一節(jié) 在歷代中農始終占大多數
第二節(jié) 當代土地改革之前中農戶依然占多數
第三節(jié) 中農能夠長期存在自身調控原因分析
第四節(jié) 中農存在的客觀條件
第五節(jié) 地主經濟發(fā)展的制約
第六節(jié) 對中農經濟的分析
第四篇 近代土地制度問題
第15章 緩解田制矛盾的其他途徑
第一節(jié) 墾荒與田畝起科制度
第二節(jié) 海外移民
第三節(jié) 人口向城市轉移
第四節(jié) 提高單產
第16章 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評議
第一節(jié) 天朝田畝制度的產生
第二節(jié) 沒收“妖產”與承認土地私有權
第三節(jié) 太平天國錢糧政策與收租局設立
第17章 中國特色的永佃制
第一節(jié) 永佃制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永佃制的內容
第三節(jié) 永佃制評價
第18章 孫中山地權思想與臺灣土地改革
第一節(jié) 孫中山平均地權的基本思想
第二節(jié) 地權解決后的農業(yè)現代化設想
第三節(jié) 孫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的提出
第四臺灣地區(qū)的土地改革
第五篇 現代土地制度
第19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
第一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前蘇區(qū)的土地革命
第二節(jié) 抗戰(zhàn)時期的減租減息
第三節(jié)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土地改革運動
第四節(jié)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第五節(jié) 土地屬于國有的農牧場
第20章 人民公社化的土地制度
第一節(jié) 互助合作運動的興起
第二節(jié) 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三節(jié)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解體
第四節(jié) 輝煌的幻滅
第21章 改革開放時期的土地制度
第一節(jié) 三年調整與十年“文革”
第二節(ji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三節(jié) 人民公社余韻
第四節(jié) 有關土地管理的法規(guī)建立
第22章 當前農村土地制度問題探討
第一節(jié) 土地承包經營制的穩(wěn)定與保障
第二節(jié) 土地流轉機制的探索
第三節(jié) 土地征用與失地農民的權益保護
第四節(jié) 農地保護和土地合理利用
第五節(jié) 土地制度的展望
第六節(jié)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另一種設想
第23章 田制與農村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田制改革與兼業(yè)農戶
第二節(jié) 田制與農村行政管理
第三節(jié) 新農村建設寄語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