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中國教育事業(yè)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八十周年紀念學術(shù)論文集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八十周年紀念學術(shù)論文集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八十周年紀念學術(shù)論文集

定 價:¥168.00

作 者: 單周堯 主編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教育

ISBN: 9787532553679 出版時間: 200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67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八十周年紀念學術(shù)論文集》為慶賀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建院八十周年而精心編選的一部紀念學術(shù)論文集。它收集了歷年曾在港大中文學院任職的教授學者40余人所著論文近50篇,其中不乏許地山、陳寅恪、羅香林、饒宗頤、牟宗三、羅忼烈等文史大家精彩的專題研究,內(nèi)容涉及中外關(guān)系史、宗教哲學、歷史文獻、文字訓詁、文學探討等多個層面,便于文史工作者相關(guān)的課題研究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八十周年紀念學術(shù)論文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鄧鴻臚國史本傳
《易經(jīng)》要義
漢譯《伊斯蘭真義》序
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畧
武瞾與佛教
許地山先生對於香港教育之貢獻
中國族譜研究
《易》事理學序論
三教論及其海外移殖
中國書面語的剖視
惠施與“辯者之徒”之怪說
韓上桂年表
《論語》之“仁”義
紹興和戰(zhàn)之評論——義理與時勢之爭
經(jīng)傳“不”“丕”“否”三字有義無義辨
研究中國文學的“三分”與“四化”
從張岱史學觀點看明代文化思想變遷之歷程
漢代的書籍——兩漢遺書的搜求、校定、敘錄、鈔寫、庋藏和傳布
《文心》“風骨”羣說辨疑
讀甲文記六則
邵晉涵之史學
儀式·迷狂·詩人——《詩經(jīng)》的增殖儀式再探
唐代蕃將初探
中國佛教徒和佛教反對者之間的神滅神不滅爭論
從嘆老到喜老——《詩經(jīng)》《楚辭》到白居易的演變
太乙術(shù)數(shù)與《南齊書·高帝本紀上》史臣曰章
歐陽修、王質(zhì)以“理”、“情”說《詩》的歷史意義
東西方文化的對話——史耐德的唐詩譯作
得福不知今日想神宗皇帝太平年——明、清之際士人對萬歷朝的眷戀
從娜拉到羅維娜——現(xiàn)代中國婦女解放的發(fā)展道路
敵乎友乎?——論魯迅與徐懋庸的關(guān)系
從“革命”到“詩界革命”——辟於近代幾個新詞語的來歷
從19至20世紀之交悉尼華報廣告看澳華生活面貌
“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宋太祖兄弟皇位授受事件發(fā)覆
規(guī)矩與方圓——文學作品方言翻譯初探
陳寅恪先生對天文年代學的認識——兼論繆勒教授(ProfessorFriedrichWilhelmKarlMuller,1863-1930)天文年代學的研究
利簋及其時代
轉(zhuǎn)注釋名
黑山會護國寺——明清兩代宦官的祖廟及其變遷
黎錦熙語法體系述評
輕聲詞和輕聲詞教學
關(guān)於翻譯概念義的幾個問題
《易經(jīng)》的語言形式與著作年代——兼論西周禮樂文化對中國韻文藝術(shù)發(fā)展的影響
葉燮論杜甫——《原詩》缺失初探
明代“格律派”之格律詩說及其理論發(fā)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