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風水文化》詳細闡述了《周易》與中國風水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并解讀了中國古代各類建筑中所包含的風水之學以及中國獨特的基于易學之上的建筑理論。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有從《周易》原典入手,淺析易理“陰陽對立”、“物極必反”、“中庸與節(jié)制”、“矯枉必過正”等規(guī)律。作者提出了“《周易》是中國古建筑文化的框架靈魂”的觀點,詳細闡述了“太極”、“河圖與洛書”、“陰陽、五行、八卦”等在中國古建筑中的體現(xiàn)。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文化層面,探討了“天人合一”、“中庸和諧”等中國古建筑理念。下編從理論探討轉入實際運用,援引大量實例,分析中國風水理論在古代城市、村落建筑和陵墓建筑中的具體應用和體現(xiàn)。中國古代的帝王陵墓和都城,代表了歷朝歷代堪輿學及風水理論的最高水準。書中重點選擇了安葬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等五位帝王的東陵,詳解其選址、勘選、“龍脈”來由、陵寢選向等奧秘。書中還專列一章,對歷朝名都進行了“風水評估”,評估對象包括秦王朝都城咸陽、十一朝都城長安、九朝古都洛陽、十一朝古都南京、“七朝都會”開封,由都城風水而論朝代之興衰,可謂獨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