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法是中國法制史研究的重心(代序)
第一章 上古法制史新譚
一、中國法律起源的時間
二、五刑與陰陽觀念
三、神判與周易
四、從“帝祖合一”到“以德配天”
五、流刑與恕道
六、什么是“禮”?
七、關于“五禮”
八、“親親”原則與九族、三黨
九、“尊尊”原則與政治等級
十、春秋成文法的原因與形式
十一、姓氏之別與商鞅變法
第二章 中古前期法制史新譚
一、“布衣將相”與漢初“無為而治”
二、老子與黃老思想
三、捕盜與削藩
四、東漢司法機構的演化
五、春秋決獄與陪審團
六、律學與兩大流派與唐律淵源
七、《張杜律》和杜預
八、“準五服制罪”與五服
九、唐盛成因——民族大融合與長江流域開發(fā)
十一、關于《開元律》
十二、唐律中的“官當”
十三、唐律中的“比附”
十四、唐律中的“出入人罪”責任
第三章 中古后期法制史新譚
一、宋代專制集權與編救成因
二、刊版印刷與活字印刷
三、宋代的新刑罰
四、元代文化的貢獻
五、元代的宣政院
六、明代“三法司”源流
七、明代的特務機關——廠衛(wèi)
八、清初的政治策略
九、《欽定西藏章程》和“金奔巴”制度
十、清代司法機構的特色
十一、清代的秋審制度
十二、古代民事法規(guī)不發(fā)達的表現及其成因
十三、古代婚姻的目的與原則
十四、同姓不婚與良賤不婚
十五、“七出”與古代離婚條件
十六、宗祧繼承與爵封繼承
十七、“諸子均分”的成因
第四章 近代法制史新譚
一、晚清“預備立憲”的緣起
二、改良與革命——預備立憲的進程
三、領事裁判權始末
四、民主共和體制的初建
五、三民主義與臨時約法
六、辮子、纏足等陋俗的禁除
七、孫中山的改元改歷
八、“北洋”系的來歷
九、袁世凱和“天壇憲草”
十、“新約法”與帝制復辟
十一、十年憲政的努力與破產
十二、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富農”問題
十三、“二五減租”的發(fā)明權
十四、解放戰(zhàn)爭與“五四指示”
十五、《中國土地法大綱》的人性化
十六、馬錫五審判方式及其爭議
十七、關于“廢除六法全書”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