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我國地處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震災嚴重。自20世紀以來,我國因地震死亡約59萬人,為全球震災死亡人數之首,約合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新中國成立以來,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各種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54%,最大的災難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經濟越發(fā)展、城市化建設水平越高,人口、財富在有限空間就更加高度集中,致使維系城市正常運轉的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建筑物等日益龐大和復雜,導致危險增加和危險管理復雜化。一旦較大地震發(fā)生,無疑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毀滅性的災難。目前地震預報仍是世界性科學難題,要把地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就必須提高全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防御地震災害的局面。第七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有這樣一句名言:“災前預防,不僅比災后救援更人道,而且更經濟。”大量國內外的地震事件表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安全教育,是減輕地震災害影響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對目前安全教育相對缺乏的我國民眾而言,一項最迫切的防震減災工作任務,就是加強公共安全教育,讓公眾面對災難時,不再盲目無知,也不再驚惶失措,最大程度保障民眾在地震災害來臨時的生命安全。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貫徹“以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經常持久、科學求實”的宣傳原則,積極、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我們編寫了《防震減災實用知識手冊》,以幫助民眾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努力使地震造成的災害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