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習慣法時代——夏商兩代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產生
第一節(jié) 夏代法律的形成
第二節(jié) 商代的法律——由成文習慣法向國家制定法的轉變
第二章 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奠基時期——西周的禮法制度
第一節(jié) 西周的禮法文化
第二節(jié) 西周的法律制度及其特點
第三章 緣法而治時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成文法的公布與法典化
第一節(jié) 春秋時期的法制變化
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的法制變化
第四章 緣法而治時代的終結——秦代的“治道運行,皆有法式”
第一節(jié) 法制指導思想與立法
第二節(jié) 秦代法律的內容與特點
第五章 法律之儒家化——兩漢的法律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兩漢法律儒家化的歷史成因
第二節(jié) 兩漢法律的內容特點
第六章 儒家思想的法律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律制度的主要發(fā)展變化
第二節(jié) 魏晉律學與刑罰制度的發(fā)展變化
第三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司法訴訟制度
第七章 禮法結合之完成——隋唐法制與中華法系
第一節(jié) 隋代法律制度
第二節(jié) 唐代法律制度
第八章 禮法合一的發(fā)展與變化——宋、遼、金、元時期的法制
第一節(jié) 宋代法律制度——禮法合一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遼金元時期的法律制度——中原禮法文化對周邊少數民族法律的影響
第九章 從德主刑輔到明刑弼教——明代法律制度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明代立法思想與立法概況
第二節(jié) 明代法律內容的發(fā)展及其特點
第三節(jié) 明代司法制度的發(fā)展變化
第十章 “參以國制”與“詳譯明律”——清代法律制度的發(fā)展變革
第一節(jié) 清代立法概況
第二節(jié) 清律的基本內容川
第三節(jié) 清代司法制度
第十一章 中華法系的近代化——清末法律制度的變革
第一節(jié)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的基本情況和清政權性質的變化
第二節(jié) 清末預備立憲
第三節(jié) 清廷的其他立法
第四節(jié) 司法制度
第十二章 共和國體與專制制度——中華民國時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二節(jié) 民國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jié) 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四節(jié) 新民主主義時期人民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