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自古皆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至20世紀70年代我在滑縣先后工作20余載,對故鄉(xiāng)這片熱土感情深厚。欣聞《滑縣財政志》付梓并誠邀余作序,然我學識疏淺,難以命筆,不勝請之再三,乃為之序,并致祝賀之意。財政,是庶政之母,治國之宗,求強之命脈,復興之大計。古人言:“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國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敗,常必由之”。數(shù)千年來,有關財政的產生、發(fā)展與變革,財政體制的演化,財政管理的經驗及財政政策調整等大量的、豐富的記載和相關材料,都是我們極為寶貴的歷史財富?;h財政歷史源遠流長,然滑縣志書因篇幅所限,有關財政方面的史料所載難以詳盡,更沒有一部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財政志作。當今滑縣改革開放,經濟振興,政通人和,物阜民康,財政建設日新月異。適逢盛世,滑縣有識者倡纂財政史志實乃明智之舉。“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痘h財政志》的問世,是利今世而惠后人的好事,無論是對財政工作者還是對于滑縣的經濟建設,都將大有裨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指出:“浩瀚而寶貴的歷史知識,既是人類昨天的記錄,又是人類把握今天,創(chuàng)造明天的向導。”察古知今,鑒群覽之其要,辨財政之得失,期望滑縣黨政工作者利用史志的“資治、教化、存史”功能,認真研究滑縣財政的歷史,為滑縣經濟發(fā)展服務,為新時期的滑縣財政工作不斷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