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收藏鑒賞中國名硯:洮硯

中國名硯:洮硯

中國名硯:洮硯

定 價:¥78.00

作 者: 安慶豐 著
出版社: 湖南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藝美術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5639141 出版時間: 201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60 字數:  

內容簡介

  硯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悠悠五千年,硯幾與華夏文明同生。自硯誕生以來,人類便跨入了文明的世界,可以說,硯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自此以后,在我中華大地上,《詩經》、《離騷》、《春秋》、《史記》以及大量的唐詩宋詞、詞曲歌賦等千古絕唱便不絕于耳;自此,便有了顏歐柳趙,便有了《蘭亭序》、《祭侄文稿》、洮肚痛帖》、洮鴨頭丸帖》以及真草隸篆等書法藝術翰墨飄香;還有那《洛神賦》、《八十七神仙卷》、《五牛圖》、洮溪山行旅圖》、《清明上河圖》等驚世卷軸一一展開。硯的誕生,使中華文明沐浴著文明的朝暉,逐漸步入了寬廣、宏博、繁茂的大千世界。洮硯,主要是指甘肅省洮河綠石硯,也有其他顏色,諸如赭石色、米黃色等等,其品種很豐富。其歷史悠久,為“四大名硯”之一。據史料記載,始刻于唐,興盛于宋、明。洮硯,綠如藍,潤如玉,我國歷代文人墨客贊美有加。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有洮劉晦叔洮河石研》詩曰:“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又有宋代大鑒賞家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fā)墨不減端溪下巖。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div>

作者簡介

  安慶豐,1948年出生于北京。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社科部。1965年開始接觸洮硯。改革開放以后,與幾位熱愛洮硯的朋友經常交流洮硯的知識,加深了對洮硯的認識。2002年底,為甘肅地區(qū)第一個洮硯專營公司網站撰寫相關文章,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洮硯相關知識,在系統(tǒng)研究洮硯的道路上大大前進了一步。2003年,攜洮硯參加了全國文房四寶展,引起各方關注。2004年,在《中國藝術報》等報刊多次發(fā)表文章,對普及洮硯知識、弘揚傳統(tǒng)文化做了一定的工作。在其后多年里,作者從多渠道、多角度地搜集、整理、研究洮硯文化,對洮硯產地進行多次實地考察,對洮硯的歷史沿革、傳承和發(fā)展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硯與書法藝術
二、“四大名硯”與洮硯
三、洮硯相關著述
(一)唐代
(二)宋代
(三)金代
(四)明代
(五)清代
(六)民國
(七)近現代
第二章 洮硯的發(fā)展
一、解析洮硯名不見經傳的原因
(一)地處偏遠,交通不暢
(二)文化落后
(三)經濟落后
(四)取材艱難
二、洮硯的發(fā)展
(一)洮硯由砥礪發(fā)展而來
(二)筆者所見的漢代硯板
(三)唐代洮河硯現身世上
三、洮硯史上的三次開采高潮
(一)宋代
(二)明代
(三)新中國成立后
第三章 名人與洮硯
一、歷史名人與洮硯
(一)文成公主與洮硯
(二)王韶與洮硯
1.王韶治理洮河流域的政治背景
2.王韶的施政方略
3.洮硯走出洮硯鄉(xiāng)
4.洮硯發(fā)展跌入低谷
(三)王喇嘛與洮硯
(四)朱元璋與洮硯
1.恢復“茶馬互市”
2.多種政策化解邊境少數民族矛盾
3.外交使傳統(tǒng)文化走出國門
(五)乾隆與洮硯
(六)藏王與洮硯
(七)韓軍一與洮硯
1.洮州
2.洮水
3.洮石
二、現代名人與洮硯
(一)趙樸初與洮硯
(二)啟功與洮硯
(三)方毅與洮硯
(四)林家英與洮硯
第四章 走近洮硯鄉(xiāng)
一、從蘭州到洮硯產地
二、九甸峽又叫酒店峽
三、包舍口曾名寶石口
四、喇嘛崖在洮河東岸
五、紅嘴綠鸚哥
六、水抱城莊與水泉灣
第五章 洮硯的特征及石品
一、洮硯的五大特征
(一)結構緊密
(二)瑩潤細膩
(三)硬度適中
(四)色澤雅麗
(五)聲音如磬
二、洮河硯材劃分原則
三、洮河硯材的劃分辦法
(一)以石色的不同分類
1.鴨頭綠
2.玄璞
3.輝綠
4.翠綠
5.淡綠
6.瓜皮黃
7.虎皮黃
8.紫石
9.革肝紅
10.陰陽石
11.白色石
(二)、以石紋的不同分類
1.水波紋型
2.云氣紋型
3.湔墨點型
4.紫睛石型
5.無紋石型
6.鵲橋紋型
7.洮水流珠型
(三)以膘皮的不同分類
1.喇嘛崖出產的膘皮
2.水泉灣出產的膘皮
3.蝎子巖、卡日山以及達勿中溝出產的膘皮
4.卡古溝所產的膘皮
四、洮硯石材的石病
(一)筋骨過多,橫穿肌體
(二)石體中的銅釘
(三)硬筋
(四)人為的裂紋
第六章 洮硯的鑒賞、收藏與保養(yǎng)
一、硯的鑒賞標準
(一)石質的標準
(二)發(fā)墨的標準
(三)利筆的標準
二、如何鑒賞洮硯
(一)硯之“質”
(二)硯之“品”
(三)硯之“膘”
(四)硯之“聲”
(五)硯之“形”
(六)硯之“藝”
三、洮硯真?zhèn)舞b別
(一)鑒別洮硯的方法
1.借鑒他人的經驗
2.熟悉和了解洮硯的特征
3.了解其他硯的特點
(二)與洮硯相似的硯種
1.圍巖石硯
2.洮石硯
5.靈巖石硯
4.祁門石硯
5.山西青石硯
6.湖南灃石硯
四、洮硯保養(yǎng)及其他
(一)關于使用
1.開封和啟鋒
2.研磨
(二)關于清洗
(三)關于養(yǎng)護
1.遠離火
2.常近水
3.多盤玩
(四)關于保存
1.“存”
2.“放”
第七章 洮硯及洮硯隊伍的現狀
一、喇嘛崖下部浸沒于水中
二、新硯材正在替代老硯材
(一)老坑硯材存量有限
(二)新硯材現已出現
(三)新老硯材的更替是時間問題
三、生產力量“兵分三路”
(一)卓尼、岷縣及臨潭
(二)蘭州、臨洮
(三)瓜州
四、銷售網絡漸趨形成
五、紋飾題材和表現形式有所創(chuàng)新
(一)紋飾題材的創(chuàng)新
(二)雕刻風格的創(chuàng)新
(三)工藝水平的創(chuàng)新
1.充分利用膘皮
2.巧用“俏色”
3.借用“水紋”
4.規(guī)避石病,變廢為寶
5.人物雕刻應用廣泛
六、價值取向產生變化
(一)老坑石料絕產,價值凸顯
(二)物價的變化引起消費觀念的變化
(三)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推動了硯文化的發(fā)展
第八章 洮硯制硯名家
一、傳說中的古代制硯人
二、現今制硯大師
(一)李茂棣
(二)張建材
(三)包述吉
三、中青年硯雕藝人
(一)王玉明
(二)劉愛軍
(三)包新明
四、新一代硯雕傳人
(一)馬萬榮
(二)李滿平
(三)李海平
(四)何林財
第九章 精品賞析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