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篇 法理分析
第一章 反壟斷法民事救濟的界定
一、救濟的概念
二、反壟斷法民事救濟的概念
三、反壟斷法民事救濟與反壟斷法私人執(zhí)行的關系
第二章 反壟斷法民事救濟的域外實證考察
一、美國的反壟斷法私人執(zhí)行狀況
二、加拿大關于反壟斷法私人訴權的規(guī)定
三、歐盟反壟斷法私人訴權的處理方式
四、英國反壟斷法私人訴權法制狀況
五、德國反壟斷法私人訴權法律規(guī)定的演變
六、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反壟斷法私人訴權狀況
第三章 反壟斷法民事救濟的作用分析
一、歷史分析
二、克服公共執(zhí)法機構資源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三、政治經濟學分析
四、法經濟學分析
五、法律特性分析
六、反壟斷執(zhí)法目的分析
七、私人執(zhí)行的其他功能和優(yōu)勢
第四章 私人反壟斷法訴訟制度的理想摸式
一、反壟斷法案件的特點
二、反壟斷法私人訴訟制度應堅持的原則
中篇 民事救濟具體制度
第五章 反壟斷法民事救濟方式概述
第六章 合同無效
一、法律行為無效的類型
二、無效的含義及緩和
第七章 損害賠償一
一、損害賠償的目的比較分析
二、損害賠償具體制度的初步考察
三、損害賠償的范圍
四、懲罰性損害賠償
五、損害賠償的計算
第八章 禁令
一、禁令制度概述
二、反壟斷法上的禁令救濟
三、反觀中國
下篇 民事救濟配套制度
第九章 起訴資格
一、起訴資格理論概述
二、反壟斷法上的起訴資格
三、間接購買者的起訴資格
四、協(xié)議方的起訴資格問題
第十章 管轄制度
一、行政前置
二、專業(yè)管轄
三、中國在反壟斷案件管轄制度上的應然選擇
第十一章 證明閱題
一、證明問題概述
二、證據的收集
三、證明負擔及證明標準
四、其他減輕舉證負擔的方式
第十二章 專業(yè)知識輸入法院程序的渠道
一、反壟斷法訴訟對于專業(yè)知識的需求
二、專家證據
三、賦予公共執(zhí)法認定證據效力
四、就救濟方案征求公共執(zhí)法機構的意見
五、公共執(zhí)法機構在法律適用方面給予的協(xié)助
第十三章 訴訟費用
一、訴訟費用對反壟斷法訴訟的重大意義
二、各種訴訟費用承擔方式在反壟斷訴訟中的比較分析
三、反壟斷法上理想的訴訟費用承擔方式
四、減輕訴訟費用來源造成的障礙
第十四章 訴訟時效
一、訴訟時效的法律價值
二、訴訟時效的期間長度和起算點
三、時效期間的障礙
第十五章 群體性訴訟
一、群體性訴訟在反壟斷法訴訟中的特殊地位
二、反壟斷法群體性訴訟制度的設計原則
三、模式分析與選擇
四、群體性訴訟中的損害賠償計算與分配
尾論
第十六章 我國私人反壟斷民事救濟制度的構建
一、我國反壟斷法民事救濟制度的現狀與完善
二、我國私人反壟斷民事救濟制度的具體制度設計
附錄:反壟斷民事救濟法(建議稿)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