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訴訟法第三審民事判決之制作及改進

第三審民事判決之制作及改進

第三審民事判決之制作及改進

定 價:¥15.00

作 者: 姚瑞光 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姚瑞光作品系列
標 簽: 民事訴訟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036753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33 字數:  

內容簡介

  著者自任職于“最高法院”(一九五五)后,有緣在司法官訓練所、臺大、政大、東吳、輔仁、中國文化等大學講授民事訴訟法(一九五六迄今),以“最高法院”民庭代表資格,參與民法總則之修正(一九七四一一九七九),受司法官訓練所聘為民法物權講座(一九六四一一九七九)。對此三門法學,長期歷久鉆研,兼顧理論與實務,將思考及經驗,撰著成書,深入淺出.易讀易懂。惟兩岸法制不同,文字表達方式,亦有出入。讀者如能備有臺灣版之六法全書(各種法律條文)及法學辭典,則更易了解。著者生平事跡,曾經同班同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終身教授謝懷拭先生于一九九九年以壽辰賀辭方式簡介(附后),請讀者參閱,不贅。

作者簡介

  姚瑞光(1919年11月25日-),廣西蒙山縣人,著名法學家,臺灣地區(qū)前“司法院”大法官。1942年畢業(yè)于中央政治學校(臺灣政治大學的前身)法律系,師從梅仲協(xié)先生。先后任臺灣地區(qū)新竹地方法院法官、高等法院法官、“最高法院”法官。1976年出任臺灣地區(qū)“司法院”第四屆大法官,歷時9年,于1985年退職。曾在司法官訓練所、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任教。姚先生擔任法官38年,從事法學研究已逾72年。至今,雖已年過九旬,仍繼續(xù)在東吳大學教授民事訴訟法,授課之外仍潛心于民法總則和民法物權的研究,筆耕不輟。

圖書目錄

序言
壹 目前第三審判決之模式
 例一 2005年臺上字第二一三號
 例二 2005年臺上字第二九六號”
 例三 2005年臺上字第四八三號
貳 前述模式合否法律規(guī)定
叁 不必記載“事實”
肆 “理由”應記載“原判決確定之事實”
伍 第二審判決書應載明經“確定之事實”
陸 無記載當事人起訴主張及抗辯事實之必要
柒 判決“理由”得引用原判決
捌 原審筆錄有記載,上訴理由未指摘遺漏,第三審法院應不得“斟酌該漏未認定之事實而為判決”
玖 以未表明上訴理由而駁回上訴之裁定,不應兼論其上訴為無理由
 例一 2005年臺上字第十四號裁定
 例二 2005年臺上字第六十五號裁定
 例三 2005年臺上字第九十四號裁定
 例四 2005年臺上字第九八七號裁定
拾 增設第四六九條之一,致幾無上訴之可能
拾壹 大理院之判決如何制作
拾貳 大理院判決書舉隅
 一、1916年上字第七二七號
 二、1922年上字第三○六號
 三、1922年上字第七二七號
 四、1925年上字第五九八號
 五、1925年上字第一九六九號
 六、1926年上字第二二七號
 七、1926年上字第六一○號
拾叁 大理院判決之評價
 一、名副其實之法律審
  (一)1916年上字第七二七號表明
  (二)1922年上字第三○六號表明
  (三)1922年上字第七二七號表明
  (四)1925年上字第五九八號表明
  (五)1925年上字第一九六九號表明
  (六)1926年上字第二二七號表明
  (七)1926年上字第六一○號表明
 二、明確表示法律見解○無推由原審研求之語式
拾肆 “最高法院”判決之現狀
 一、法律問題,不明確表示己見
 二、法律見解不正確甚至錯誤
  (一)先認上訴不合法,繼認上訴無理由
  (二)見解失當、錯誤
   一誤用法律名詞
   ……
拾伍 第三審判決之改進
拾陸 試作第三審判決
拾柒 表格式之判決
附一 判決書復制本之一
附二 判決書復制本之二
姚瑞光先生八秩壽辰賀辭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