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大氣污染源和VOC
1.2 使用有機溶劑和排放VOC的部門
1.3 VOC廢氣的凈化技術分類和RTO現狀
1.4 大氣污染防治法規(guī)
參考文獻
第2章 有機廢氣的凈化技術
2.1 概述
2.1.1 凈化過程的物料流
2.1.2 廢氣濃度和氣味濃度
2.1.3 凈化率
2.1.4 熱效率
2.2 有機廢氣的各種凈化方法
2.2.1 吸附法
2.2.2 吸收法
2.2.3 冷凝法
2.2.4 膜分離法
2.2.5 生物降解法
2.2.6 低溫等離子體法
2.2.7 光催化氧化法
2.2.8 燃燒法
2.3 選擇凈化方法的準則
2.3.1 幾個關鍵因素
2.3.2 根據經驗推薦
2.3.3 從物理、化學角度考察
參考文獻
第3章 有機廢氣凈化的熱力燃燒
3.1 概述
3.2 熱力燃燒
3.2.1 燃燒原理
3.2.2 有機可燃物的氧化反應
3.2.3 燃燒室熱量衡算
3.3 熱量回收系統(tǒng)
3.3.1 一般的熱力燃燒裝置
3.3.2 設置燃燒空氣和廢氣預熱器
3.3.3 間壁式與蓄熱式換熱的區(qū)別
3.3.4 熱量回收系統(tǒng)的經濟性考察
3.4 有機廢氣的熱力燃燒凈化裝置
3.4.1 燃燒室和燃燒器
3.4.2 廢氣預熱器及其組合
3.4.3 后處理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第4章 蓄熱式熱力氧化器
4.1 概述
4.2 典型的RTO及其操作原理
4.2.1 兩室RTO
4.2.2 三室和多室RTO
4.2.3 RTO的沖洗方法
4.2.4 切換閥
4.2.5 RTO的控制系統(tǒng)
4.3 RTO的其他類型
4.3.1 分類
4.3.2 單床蓄熱式熱力氧化器
4.3.3 旋轉蓄熱式熱力氧化器
4.3.4 徑向流動的蓄熱式熱力氧化器
4.4 RTO的溫度效率和熱效率
4.4.1 熱效率的概念
4.4.2 溫度效率
4.4.3 RTO的熱效率
4.4.4 各種因素對RTO熱效率的影響
4.5 蓄熱體
4.5.1 蓄熱體應具備的性能
4.5.2 蓄熱體的材質
4.5.3 蓄熱體的結構類型和幾何特性
4.6 流體壓力損失計算
4.6.1 壓降計算基礎
4.6.2 RTO裝置系統(tǒng)的壓降計算
4.6.3 各類蓄熱體壓降的實測數據
4.7 蓄熱式換熱器的傳熱計算概要
4.7.1 圖解法求取傳熱系數
4.7.2 基于有限元的逐級計算法
4.8 RTO的模擬和數值計算舉例
4.8.1 關于CFD
4.8.2 RTO的數學模型和模擬
4.8.3 結果和討論
4.9 RTO設計和操作中的若干問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有機廢氣的催化氧化
5.1 概述
5.2 催化反應工程基礎
5.2.1 催化反應
5.2.2 物質和熱量傳遞過程
5.2.3 過程計算
5.3 有機廢氣催化氧化用催化劑
5.3.1 對催化劑的要求
5.3.2 催化劑的分類
5.3.3 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
5.4 有機廢氣催化氧化裝置
5.4.1 概述
5.4.2 催化凈化裝置的類型
5.5 廢氣催化反應器設計、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第6章 安全措施
6.1 概述
6.2 爆炸極限
6.3 回火速度
6.4 安全措施
6.4.1 文丘里阻火器
6.4.2 回火防止器
6.4.3 安全液封法
6.4.4 空氣稀釋法
6.4.5 無回火噴射法
參考文獻
第7章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縮略語
附錄2 溶劑的毒性分類
附錄3 一些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爆炸極限
附錄4 一些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燃燒熱值
附錄5 煤礦礦井通風甲烷氧化過程的模擬和技術評估
附錄6 單位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