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魔術的發(fā)祥地之一,遠在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代,世界文明古國印度和埃及的幻術(早期魔術的叫法)先后傳到了我國。18世紀末葉,西洋魔術和東洋魔術也先后傳到了我國。外國傳來的和我國固有的熔于一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豐富多彩的中國魔術。 中華魔術有三種叫法,西漢以來上層社會稱之為“幻術”;民間流傳的叫“戲法”;20世紀初才開始稱為“魔術”?;眯g、戲法或魔術小異大同,實質上是三位一體。 我國傳統魔術的特點是:以小型為主,大都是手法和彩法節(jié)目,道具簡單,無需特殊設備和場地,可隨身攜帶,表演起來也極其方便。幾粒豆子、幾個棉球、一把扇子、幾只碗杯,就能演出了。大型魔術的道具,也不外是一些火盆、彩燈、金魚、雞鴨、羔羊、酒翁之類。表演者一般都穿古典式長袍大褂,手持五尺方形彩單。演出于街頭巷尾、地邊溝旁、館、廳、樓、堂。 我國傳統魔術的表演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歸納起來可以分為手法門、彩法門、絲法門、搬運門、藥法門、符法門六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