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青銅之美 國寶里的中式美…
02詠梅名聯(lián)鑒賞
03世界美術設計圖鑒
04巧奪天工:中國紅木家具企…
05看白云:我與收藏的因緣
06風起伶仃洋:中山市博物館…
07文明的印記:敦煌藝術
08百花詩箋譜日志二
09墨采文心:吳磊中國畫作品…
10上博潯寶錄
陳文平 陳誕 編著
1935年—1936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在中英雙方推動下,邀請了…
可購
梁基永
作者收藏扇面30年,積累頗豐。本書以明清扇面實物為研究對象,是系統(tǒng)研究明清…
[德]羅爾夫·托曼
這套由世界20大藝術殿堂參與制作、聯(lián)名推薦的藝術巨作。專業(yè)攝影團隊實地進入…
趙煒 何宏
本書是配合配合2022杭州亞運會召開而編寫的一本普及型、趣味性讀物。本書被列…
顧錚 李華強 編著
本書分為三章。第一章以“圖像消費與社會生活”為主題,展…
劉兵 編著
《巴伐利亞王國銀幣——歷史泰勒》收錄了19世紀歐洲巴伐利…
秦肇
2016年春天,留學生馮欣機緣巧合地進入一家巴黎拍賣行實習,她逐漸熟悉了藝術…
唐啟山
暫缺簡介...
姚義 著
本書全面梳理和解讀了中國古代數(shù)百件經(jīng)典文物,并將“文物鑒賞&…
胡楊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玉文化,本書按照時間線索,在參考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說的…
敦煌研究院
本書由敦煌研究院編著,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敘述相關的石窟文化知識?!?/p>
王筱雯
上海博物館 編
本圖冊為上海博物館展覽“與時偕行:金石傳拓技藝特展”配…
吳啟雷 編
本書是作者的讀畫隨筆,也是作者給學生授課時的備課講義。作者分選不同朝代的…
傅為群
《福泰亨金號家族文書》收錄了福泰亨金號從創(chuàng)建金號的合同議墨、印鑒和熔金?!?/p>
傅雷
本書圍繞文藝復興以來西方近20位藝術大師及其名作展開討論,著重介紹了文藝復…
(日)淺川巧(ASAGAWA TAKUMI)
朝鮮半島被日據(jù)時期,年輕的淺川巧在赴各地考察山林植被時,被朝鮮民間工藝所…
任哲
本書對國際主要美術館的藏品長期陳列方式演進及其相關理論進行了介紹、分析和…
浙江省博物館
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創(chuàng)造了越地獨特的文明印記和文化符號,在中國歷史和…
上海博物館
本書為上海博物館2023年舉辦的“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弗朗西斯科·提拉底提 編,阿拉爾多&…
本書以幾百件開羅埃及博物館藏品為主體,首次通過大量高清圖片加文字說明的形…
趙振乾 黃修珠
劉九庵 口述 劉凱 編
本書為上海書畫出版社“鑒真館”系列之一,為劉九庵的書畫…
吳俊杰
本書歸納了宜興大紅袍紫砂研空三大方向,并系統(tǒng)性地追湖了宜興大紅袍紫砂的歷…
孫克勤 主編
《中國現(xiàn)代流通硬幣標準目錄》(第四版)收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1…
王紫 著,[日] 歌川廣重 等繪
東海道五十三次,指的是日本江戶時代從江戶到京都的驛道──東海道──途中所…
暫缺作者
這次展覽是一種回歸,是以后現(xiàn)代主義的視角,對曾經(jīng)統(tǒng)治了現(xiàn)代策展實踐的早期…
海晏 著,[日] 歌川國芳,[日] 歌川廣重,…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是指日本江戶時代從江戶到京都的驛道——木曾道(中山道)—…
鄧傳理
本書是黃圣依母親鄧傳理回顧自己人生所做的一次藝術總結。全書收錄了她諸多書…
何雪梅
“美育簡本”是福建美術出版社精心策劃的一套普及型大眾美…
蘇州博物館
中國輕工珠寶首飾中心組織 編寫
本書是針對貴金屬首飾與寶玉石檢測員職業(yè)的教程。書稿品類齊全,從珠寶從業(yè)人…
苗利輝
《不可錯過的克孜爾石窟》為 “不可錯過”叢書中的一冊?!?/p>
[美]克里斯托弗·諾伊
“藝術家項目”原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chuàng)辦的一檔線上欄目,…
王琎
本書的作者王琎是一位“老”故宮人,在故宮工作了二十個年…
閆如山
《中國陶瓷包裝容器的發(fā)展及其近現(xiàn)代設計》以中國陶瓷包裝容器的發(fā)展歷史為主…
包德清,陳全莉,張娟 編
潘力
本書匯集中國明清版畫、日本浮世繪、歐洲銅版畫三種不同文化屬性的版畫,重溫…
劉潔
《圖鐫梨棗》是一本關于中國古籍版畫的輕學術圖書,由劉潔寫作。中國古代版畫…
李輝
鼻煙壺是清朝特有的一種工藝美術門類,創(chuàng)始于康熙時期,是 一種自皇宮流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