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布線原理與線纜制作
1.1 布線原理
1.1.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綜述
1.1.2 綜合布線的優(yōu)點
1.1.3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標準
1.1.4 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等級
1.1.5 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要點
1.2 線纜的制作
1.2.1 雙絞線
1.2.2 雙絞線的制作
1.3 網絡測試儀表的使用
1.3.1 dsp-4000
1.3.2 0netouch網絡助手
1.3.3 fluk620局域網電纜測試儀
1.3.4 st-248網絡電纜測試儀
思考題
第2章 hub原理與交換機設置互連
2.1 基本原理
2.1.1 交換技術基礎
2.1.2 交換機的外觀
2.1.3 交換機的內部組成
2,1.4 交換機的簡單分類
2.1.5 交換機在網絡中的連接及作用
2.1.6 局域網交換機的選擇
2.1.7 交換機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2.2 lan協(xié)議
2.2.1 lan協(xié)議屬性
2.2.2 lan性能的改善
2.3 交換機互連
2.3.1 系統(tǒng)特性
2.3.2 外觀與接口
2.3.3 led說明
2.3.4 交換機與終端的連接
2.3.5 交換設備間的連接
2.4 交換機配置方式
2.4.1 rs-232口配置
2.4.2 telnet配置
2.4.3 web配置
2.5 交換機設置
2.5.1 交換機的首次配置
2.5.2 控制臺的使用
2.5.3 系統(tǒng)基本配置
2.5.4 web配置
思考題
第3章 路由器設置與互連
3.1 基本原理
3.1.1 路由器的基本組成
3.1.2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3.1.3 路由器的分類
3.1.4 路由器的接口信息及其配置環(huán)境的搭建
3.2 wan協(xié)議
3.2.1 x.2 5
3.2.2 sup
3.2.3 ppp
3.2.4 幀中繼
3.3 路由器的互連
3.3.1 路由器系統(tǒng)特性參數
3.3.2 路由器安裝要求
3.3.3 路由器的安裝
3.3.4 路由器的串行連接
3.4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3.4.1 console配置
3.4.2 telnet配置
3.4.3 aux配置
3.5 路由器的設置
3.5.1 獲得幫助
3.5.2 命令模式
3.5.3 系統(tǒng)監(jiān)控模式配置
3.5.4 系統(tǒng)基本配置
3.5.5 廣域網協(xié)議配置
3.5.6 配置實例
思考題
第4章 internet/intranet應用的建立
4.1 活動目錄概述
4.1.1 活動目錄的概念與特點
4.1.2 活動目錄的建立
4.1.3 利用活動目錄管理對象
4.2 www和ftp服務的配置與管理
4.2.1 11s簡介
4.2.2 hs6.0的安裝
4.2.3 服務器管理
4.2.4 web站點管理
4.2.5 安全簡介
4.3 dhcp的安裝與配置
4.3.1 dhcp簡介
4.3.2 理解dhcp
4.3.3 dhcp的使用
4.4 dns的安裝與配置
4.4.1 dns簡介
4.4.2 理解dns
4.4.3 dns的安裝與設置
思考題
第5章 網絡管理平臺與工具
5.1 網絡管理平臺
5.1.1 網絡管理平臺的功能與特征
5.1.2 網絡管理平臺的結構
5.1.3 網絡管理平臺的操作環(huán)境
5.2 分布式網絡管理平臺
5.3 網絡管理平臺舉例
5.3.1 snmpc簡介
5.3.2 人工創(chuàng)建網絡圖
5.3.3 使用自動發(fā)現創(chuàng)建網絡圖
5.3.4 監(jiān)視網絡節(jié)點
5.3.5 管理節(jié)點
5.3.6 設備顯示
思考題
第6章 windows2000網絡工具應用
6.1 命令行網絡工具
6.1.1 arp命令
6.1.2 frp命令
6.1.3 hostname命令
6.1.4 1pconfig命令
6.1.5 nbtstat命令
6.1.6 net命令
6.1.7.netstat命令
6,1.8 pathping命令
6.1.9 ping命令
6.1.10 route命令
6.1.11 telnet命令
6.1.12 tftp命令
6.1.13 tlntadmn命令
6.1.14 tracert命令
6.2 網絡管理
6.2.1 測試tcp/ip配置
6.2.2 驗證鏈路狀況
6.2.3 測試tcp/ip連接
6.3 網絡協(xié)議失配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6.3.1 故障檢測
6.3.2 實例
思考題
第7章 網絡工程實例分析與設計
7.1 基本原理
7.1.1 網絡規(guī)劃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7.1.2 網絡總體設計
7.1.3 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
7.1.4 網絡設備的選型與比較
7.1.5 網絡實施
7.2 網絡總體方案設計
7.2.1 網絡系統(tǒng)的組成
7.2.2 xx學校校園網案例
思考題
第8章 網絡管理的實現
8.1 網絡管理系統(tǒng)平臺簡介
8.1.1 選擇網管系統(tǒng)的原則
8.1.2 網絡管理的基本內容
8.1.3 網絡管理的實現
8.2 基于windows2003實現網絡管理
8.2.1 用戶管理
8.2.2 性能管理
8.2.3 使用性能監(jiān)視器監(jiān)控網絡
8.2.4 使用網絡監(jiān)視器監(jiān)控網絡
8.2.5 遠程訪問管理
8.2.6 使用net命令進行網絡管理
思考題
第9章 網絡數據報的捕獲與分析
9.1 基本原理
9.1.1 tcp/ip體系結構
9.1.2 tcp/ip組件
9.1.3 wee802.3 網絡
9.1.4 數據監(jiān)聽原理
9.1.5 網絡拓撲與數據監(jiān)聽
9.2 常見的ⅳ數據報
9.2.1 1pv4頭結構
9.2.2 t℃p
9.2.3 udp
9.2.4 arp
9.2.5 1cmp
9.2.6 snmp
9.3 wireshark的使用
9.3.1 數據報捕捉
9.3.2 停止捕捉
9.3.3 重新啟動捕捉
9.3.4 數據報分析
9.4 數據采集與分析
9.4.1 tcp連接
9.4.2 ping
9.4.3 tracen
9.4.4 udp數據
9.4.5 snmp數據
9.4.6 網絡嗅探設備檢測
思考題
第10章 網絡故障及其處理
10.1 常見的網絡系統(tǒng)故障
10.1.1 網絡系統(tǒng)故障概述
10.1.2 通信媒介故障
10.1.3 計算機故障
10.1.4 通信設備故障
10.1.5 協(xié)議失配
10.1.6 網絡堵塞
10.1.7 網絡風暴
10.2 網絡故障的分析與檢測方法
10.3 排除網絡故障的常用工具
10:4網絡測試
10.4.1 延誤時間的測量分析
10.4.2 吞吐量的測量分析
10.4.3 基本的線纜測試
10.5 網絡故障的解析舉例
10.5.1 服務器與局域網交換故障的檢測與排除舉例
10.5.2 路由器故障的檢測與排除舉例
10.5.3 tcp/ip故障的檢測與排除舉例
10.5.4 1sdn故障的檢測與排除舉例
思考題
第11章 路由算法與實驗
11.1 基本原理
11.1.1 路由器的定義
11.1.2 路由器的構成
111.3 路由器的分類
11.1.4 路由器的功能
11.1.5 路由選擇算法
11.1.6 圖論基礎知識
11.2 prim算法
11.2.1 prim算法原理
11.2.2 prim算法實現
11.3 kruskal算法
11.3.1 kmskal算法原理
11.3.2 kruskal算法實現
11.4 dijkstra算法
11.4.1 dijkstra算法原理
11.4.2 dijkstra算法實現
11.5 floyd算法
11.5.1 floyd算法原理
11.5.2 floyd算法實現
思考題
第12章 winsock網絡程序設計
12.1 winsock的基本情況
12.2 套接字編程基本概念
12.2.1 套接字
12.2.2 網間進程通信
12.2.3 服務方式
12.2.4 客戶機朋艮務器模式
12.3 sockets庫函數
12.3.1 庫函數綜述
12.3.2 標準sockets函數
12.3.3 數據庫函數
12.3.4 增設函數
12.4 典型套接字系統(tǒng)調用時序圖
12.5 windowssockets對berkeleysockets的擴充
12.6 基于winsock函數的網絡應用程序開發(fā)
12.6.1 服務器程序
12.6.2 客戶程序
12.7 使用面向對象的開發(fā)語言提供的與網絡通信相關的類開發(fā)網絡應用程序
12.7.1 casyllcsockct
12.7.2 csocket
12.7.3 開發(fā)網絡通信程序的技術要點
12.7.4 制作過程
12.8 使用可視化開發(fā)工具的網絡控件開發(fā)網絡應用程序
思考題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