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組建與管理網絡互聯(lián)技術與實訓

網絡互聯(lián)技術與實訓

網絡互聯(lián)技術與實訓

定 價:¥32.00

作 者: 魯頂柱,劉邦桂 主編
出版社: 水利水電出版社
叢編項: 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網絡配置與管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8485881 出版時間: 201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6 字數:  

內容簡介

  首先圍繞網絡互聯(lián)技術必備的網絡基礎知識進行系統(tǒng)介紹和分析,然后以H3C公司的產品為例,系統(tǒng)介紹有關網絡互聯(lián)的關鍵技術。賀平等主編的《網絡互聯(lián)技術與實訓》共14章及配套的17個實驗,主要理論及實驗涵蓋內容為:虛擬局域網技術、生成樹技術、路由器基礎、廣域網協(xié)議及接入技術、靜態(tài)和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訪問控制列表、NAT技術、VRRP技術和VPN技術等。全書從學生的角度來編寫,內容豐富、結構清晰、通俗易懂、實例眾多,每章均配有習題,注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讀者快速上手。《網絡互聯(lián)技術與實訓》由多年從事網絡技術教學工作及系統(tǒng)集成項目的教師及工程技術人員編寫,可用作高職高專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適合用作網絡互聯(lián)技術的培訓、自學教材,也可供網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網絡互聯(lián)技術與實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第1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 本章學習目標 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fā)展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功能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2.2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2.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和拓撲結構 1.3.1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3.2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1.4 標準化組織 1.5 OSI與TCP/IP參考模型 1.5.1 OSI參考模型 1.5.2 TCP/IP參考模型 1.5.3 兩種模型的比較 習題與思考第2章 IP尋址子網劃分 本章學習目標 2.1 IP地址與子網掩碼 2.1.1 IP地址的格式 2.1.2 IP地址的種類 2.1.3 子網掩碼 2.2 VLSM 2.2.1 非標準子網劃分 2.2.2 全0和全1網段 2.2.3專用地址空間 2.2.4 VLSM和CIDR 2.3 IPv6 習題與思考第3章 交換機基礎 本章學習目標 3.1 交換機的產生和工作原理 3.1.1 網橋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3.1.2 交換機的產生和工作原理 3.1.3交換機、網橋、中繼器和集線器的區(qū)別 3.2 交換機的概述 3.2.1 交換機的外觀和產品說明 3.2.2 交換機的功能概述 3.2.3 交換機的體系結構 3.2.4 交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3 交換機的分類 3.4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3.4.1 交換機的配置方式 3.4.2 交換機配置基礎 3.4.3 常用的交換機配置指令 3.5 交換機的常用配置 3.5.1 交換機文件的上傳和下載配置 3.5.2 交換機的端口配置 習題與思考第4章 虛擬局域網技術 本章學習目標 4.1 VLAN的產生背景 4.2 VLAN的劃分 4.3 VLAN的幀格式 4.4 VLAN端口 4.5 VLAN間路由 4.6 VLAN配置 4.6.1 VLAN的基本配置 4.6.2 VLAN接口的基本配置 4.6.3 配置實例 習題與思考第5章 生成樹技術 本章學習目標 5.1 生成樹產生背景 5.2 生成樹的原理 5.3 生成樹的工作過程 5.4 生成樹的拓撲變化 5.5 快速生成樹 5.6 生成樹的基本配置 習題與思考第6章 路由器基礎 本章學習目標 6.1 路由器軟件和硬件的概述 6.1.1 路由器硬件概述 6.1.2 路由器軟件概述 6.1.3 路由器啟動過程概述 6.2 路由器基本配置 6.2.1 路由器配置方式 6.2.2 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 6.2.3 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6.2.4 路由器常用配置 6.3 環(huán)回接口 6.3.1 環(huán)回接口介紹 6.3.2 環(huán)回接口的配置 習題與思考第7章 廣域網協(xié)議 本章學習目標 7.1 廣域網概述 7.1.1 廣域網的基本概念 7.1.2廣域網的組成 7.1.3廣域網采用的協(xié)議 7.2 廣域網連接類型 7.2.1 專線連接 7.2.2 電路交換 7.2.3分組交換 7.3 PPP 7.3.1 PPP概述 7.3.2 PPP運行過程 7.3.3 PPP驗證 7.3.4 PPP配置 7.4 幀中繼 7.4.1 幀中繼的相關概念 7.4.2 幀中繼地址映射 7.4.3 幀中繼子接口 7.4.4 幀中繼配置 7.4.5 幀中繼的顯示 習題與思考第8章 廣域網接入技術 本章學習目標 8.1 數字數據網 8.1.1 DDN概述 8.1.2 DDN的特點 8.1.3 DDN的應用 8.2 綜合業(yè)務數字網(ISDN) 8.2.1 ISDN概述 8.2.2 ISDN的特點 8.2.3 ISDN的應用 8.3 寬帶綜合業(yè)務數字網(B-ISDN) 8.3.1 B-ISDN概述 8.3.2 N-ISDN和B-ISDN的比較 8.4 分組交換數據網(PSDN) 8.4.1 PSDN概述 8.4.2 PSDN的特點 8.4.3 PSDN提供的基本業(yè)務功能 8.4.4 PSDN的應用 8.5 幀中繼(Frame Relay) 8.5.1 幀中繼概述 8.5.2 幀中繼的應用 8.5.3 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 8.6 數字用戶線路XDSL 8.6.1 XDSL概述 8.6.2 ADSL的主要特點 8.7 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 Modem) 8.7.1 Cable Modem概述 8.7.2 Cable Modem的主要特點 習題與思考第9章 靜態(tài)路由 本章學習目標 9.1 路由和路由表 9.1.1 什么是路由 9.1.2 路由表 9.1.3 路由和交換的區(qū)別 9.2 靜態(tài)路由與配置 9.2.1 靜態(tài)路由 9.2.2 靜態(tài)路由配置 9.2.3 靜態(tài)路由配置場景及示例 9.3 默認路由配置 9.4 路由自環(huán) 9.5 靜態(tài)路由的特點與動態(tài)路由的產生 習題與思考第10章 動態(tài)路由 本章 學習目標 10.1 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概述 10.1.1 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基礎 10.1.2 自治系統(tǒng)(Autonomous System,AS) 10.1.3 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分類 10.1.4 路由環(huán)路問題 10.2 路由引入 10.3 RIP路由協(xié)議 10.3.1 RIP路由協(xié)議的概述 10.3.2 RIP協(xié)議的工作原理 10.3.3 RIP協(xié)議的配置 10.3.4 顯示RIP協(xié)議調試與監(jiān)控 10.4 OSPF路由協(xié)議 10.4.1 基本概念和術語 10.4.2 OSPF協(xié)議的工作原理 10.4.3 OSPF中的4種路由器 10.4.4 OSPF鏈路狀態(tài)公告類型 10.4.5 OSPF區(qū)域類型 10.4.6 OSPF協(xié)議的配置 10.4.7 OSPF協(xié)議調試與監(jiān)控 習題與思考第11章 訪問控制列表 本章 學習目標 11.1 訪問控制列表概述及配置步驟 11.2 訪問控制列表配置指令 11.1 訪問控制列表基本配置示例 11.3.1 基本訪問控制列表配置示例 11.3.2 高級訪問控制列表配置示例 11.3.3 其他常用指令 11.4 ACL訪問控制列表總結 習題與思考第12章 NAT技術 本章 學習目標 12.1 NAT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12.1.1 NAT技術產生的背景及作用 12.1.2 NAT技術的基本原理和類型 12.2 NAT的配置指令 12.2.1 地址池 12.2.2 Easy IP 12.2.3 靜態(tài)地址轉換 12.2.4 多對多地址轉換和NAPT轉換 12.2.5 內部服務器NAT轉換配置 12.3 NAT配置查看與調試指令 12.4 NAT基本配置示例 習題與思考第13章 VRRP技術 本章 學習目標 13.1 VRRP技術產生的背景及作用 13.1.1 路由接入設備上的VRRP 13.1.2 園區(qū)網核心層設備上的VRRP 13.1.3 負載均衡中的VRRP 13.2 VRRP的基本原理 13.3 路由器設備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及示例 13.3.1 路由器設備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 13.3.2 路由器實現(xiàn)VRRP基本配置示例 13.4 交換機設備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及示例 13.4.1 交換機設備上VRRP的基本配置指令 13.4.2 交換機實現(xiàn)VRRP基本配置示例 習題與思考第14章 VPN技術 本章 學習目標 14.1 VPN概述 14.1.1 基本概念 14.1.2 主要的VPN技術 14.2 GRE VPN 14.2.1 GREVPN的基本原理 14.2.2 GREVPN基本配置指令 14.2.3 GREVPN基本配置示例 14.3 L2TP和IPSec 習題與思考實驗一 網絡設備的基本操作 1.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1.2 實驗設備 1.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1.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二 網絡設備的基本連接與調試 2.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2.2 實驗設備 2.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2.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三 VLAN的配置 3.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3.2 實驗設備 3.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3.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四 交換機的端口技術 4.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4.2 實驗設備 4.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4.4 實驗過程實驗五 ARP配置 5.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5.2 實驗設備 5.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5.4 實驗過程實驗六 生成樹配置 6.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6.2 實驗設備 6.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6.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七 鏈路聚合配置 7.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7.2 實驗設各 7.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7.4 實驗過程實驗八 PPP協(xié)議的配置 8.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8.2 實驗設各 8.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8.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九 幀中繼的配置 9.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9.2 實驗設備 9.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9.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 靜態(tài)路由和靜態(tài)默認路由配置 10.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10.2 實驗設備 10.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10.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一 RIP路由協(xié)議配置 11.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11.2 實驗設備 11.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IP地址規(guī)劃 11.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二 OSPF協(xié)議配置 12.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12.2 實驗設備 12.3 實驗組網圖及實驗要求 12.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三 路由引入配置 13.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13.2 實驗設備 13.3 實驗組網圖及實驗要求 13.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四 訪問控制列表與防火墻配置 14.1 實驗內容與實驗目的 14.2 實驗設備 14.3 實驗組網圖及實驗要求 14.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五 網絡地址轉換(NAT)配置 15.1 實驗內容與目的 15.2 實驗設備 15.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 15.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六 虛擬路由器冗余協(xié)議配置 16.1 實驗內容與目的 16.2 實驗任務一:在路由接入設備上實現(xiàn)VRRP 16.2.1 實驗設備 16.2.2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 16.2.3 實驗過程 16.3實驗任務二:三層交換機上VRRP實現(xiàn)網關備份和負載均衡 16.3.1 實驗設備 16.3.2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 16.3.3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實驗十七 虛擬專用網(VPN)配置 17.1 實驗內容與目的 17.2 實驗設備 17.3 實驗組網圖與實驗要求 17.4 實驗過程 課外實驗與思考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