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部分 問題與方法
第一章 心中的“鳥籠”
第二章 中國哲人的智慧
第三章 從皮亞杰到丹尼特
第二部分 構成與本質
第四章 人腦的“軟件系統(tǒng)”
1. 知識背景與思維方法
2. 與動物思維的區(qū)別
3. 創(chuàng)新思維與頓悟
4. 外掛的“云世界”
第五章 生理基礎
1. 腦生理決定論是否可行
2.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3. 大腦機制的進一步研究
第六章 從產生看本質
1. 一個自然與歷史的過程
2. 先驗圖式還是動作一般
3. 實踐基礎上的認識論
第三部分 模式特性
第七章 開放系統(tǒng)的自組織過程
1. 知情意的有機統(tǒng)一
2. 開放與動態(tài)的系統(tǒng)
3. 遞歸機制
第八章 意識的路徑依賴
1. 定向與趨同
2. 注意的指向性
第九章 思維樹
1. 思維模式的層次性
2. 壓進與退出
第十章 社會歷史原則
1. 社會認知場
2. 主體間性
3. 認識共同體聯盟
第十一章 對認識客觀性的制約
1. 主體因素的雙重約束
2. “洗手”的奧秘
第四部分 功能與躍遷
第十二章 模式識別
1. 圖式心智與概念驅動
2. 人工智能的困難
第十三章 語言與知識表達
1. 語言是思維模式的外化
2. 語法、語義和語用
3. 知識表達
4. 語言悖論
第十四章 理解與意義賦值
1. 理解是怎樣產生的
2. 意義的意義
3. 意義賦值
第十五章 問題解決
1. 曹沖稱象與漢諾塔
2. 博弈與決策
3. 專家與新手的區(qū)別
第十六章 仿真與功能固結
1. 對客觀世界的同構與仿真
2. 超穩(wěn)態(tài)障礙
3. 普朗克原理
第十七章 模式躍遷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