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告別皇帝的中國

告別皇帝的中國

告別皇帝的中國

定 價:¥28.00

作 者: 馬國川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近代史

ISBN: 9787510040757 出版時間: 201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告別皇帝的中國》由馬國川先生圍繞“辛亥百年”的主題,對海內(nèi)外十二位著名學者進行訪談的采訪稿組成,書中十二篇訪談對辛亥革命的本質(zhì)、成因與遺產(chǎn)進行了政治、歷史、軍事、法律、文化等多層次、多角度的剖析,反思了辛亥革命后一百年間中國現(xiàn)代化道路上的經(jīng)驗和教訓,探討了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當代中國未來歷史走向。在采訪者的叩問下,書中十二位學者基于各自的學問背景與獨思創(chuàng)見,表述了對辛亥百年之間大事件不同的解讀與評價,形成一場在認知與價值觀層面上的精彩論辯。讀者通過閱讀這場論辯,必能對辛亥百年的整體認識大有增益,同時享受一道豐厚的思想盛宴。

作者簡介

  馬國川,1971年出生,河北威縣人?!敦斀?jīng)》雜志主筆。已出版有《大碰撞:2004—2006中國改革紀事》、《爭鋒:一個記者眼里的中國問題》、《風雨兼程:中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訪談錄》、《共和國部長訪談錄》、《我與八十年代》等,其中《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爭論的作品,被評為“2006年十大好書”之一。

圖書目錄

序一告別皇帝的中國周有光  1
序二重思、反思“辛亥百年”金耀基  2
序三“辛亥百年”之我見劉緒貽  4朱維錚:中國的改造只能夠通過內(nèi)部的力量1
鴉片戰(zhàn)爭之前中國閉關(guān)自守嗎?4
“如果不肯自己改革,別人就要起來顛覆你”6
清政府變成了所有人的敵人9
“中國的改造只能夠通過中國內(nèi)部的力量”11
“一個灰色的回憶不能夠代替現(xiàn)在的生動和自由”14李澤厚:再議辛亥革命17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20
在改革中,一定要保證政府的穩(wěn)定22
辛亥革命留下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意義24
要重新評價辛亥革命27
改良不是投降,而是尖銳的斗爭30章開沅:革命不是制造出來的33
“改革一經(jīng)啟動,就要繼續(xù)往前走”36
革命不是制造出來的38
辛亥革命的遺產(chǎn)絕非僅僅是曇花一現(xiàn)的觀念40
“百年銳于千載”41
民生與民權(quán),仍未完成的歷史任務(wù)43
“孫中山是真正的世界公民”45
展望下一個一百年47袁偉時:假如沒有辛亥革命51
“慈禧執(zhí)政的最后八年是輝煌的”54
既得利益集團的整體性腐敗55
推翻帝制是一大功勞嗎?57
是誰摧毀了民初的憲政架構(gòu)?59
“以暴易暴不是清除污穢的手段”62雷頤:為什么一步步走向革命?67
“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弄垮”70
制度優(yōu),則國家強72
“現(xiàn)政府者,制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廠也”74
“立憲派也走向革命”75
“國進民退”大敗筆77
與其呼吁“告別革命”,不如吁請主動改革79
如何告別革命?81周有光:縱論辛亥革命85
革命不革命,要看它是進步還是退步88
提高對慈禧的評價是錯誤的89
康有為前進了半步,孫中山跨出了一步90
三千年的歷史大趨勢91楊天石:辛亥革命是必要的93
歷史學家要對歷史負責96
革命是必要的97
慈禧這個人99
立憲派不過是附和革命102
孫中山的思想沒有過時105
專制主義的大牛糞圈107蕭功秦:革命的烏合之眾摘了清王朝的爛桃子111
對日俄戰(zhàn)爭的雙重歷史誤讀114
辛亥之前清王朝進入了權(quán)力真空時期116
“革命的烏合之眾摘了清王朝的爛桃子”118
袁世凱是亞洲歷史上第一個新權(quán)威主義者120
辛亥革命推倒了第一張骨牌122
辛亥革命的歷史教訓124許倬云:一百年的路是“正反合”的過程127
“中國的選擇余地并不多”130
孫中山思想的兩派繼承者132
一百年的路是“正反合”的過程134
“中國在世界上有一個標桿作用”136
兩岸要相互學習,互為警戒137
中國模式可取否?138
自己的現(xiàn)代化道路140高全喜:憲法出場,革命退場145
中華民國的憲法基礎(chǔ)是什么?148
君主立憲道路一直在走150
中國版的“光榮革命”153
支持和維護憲法精神的軟弱155
憲法出場,革命退場158余英時:回首辛亥革命,重建價值觀念161
“滿洲黨”不改革,就逼出一個辛亥革命來164
革命和暴力是兩回事167
“中國人思想上的一個大敵”168
所謂普世價值,中國古已有之171
重建價值觀念173劉香成:告別悲情意識,尋找中國位置175
“告別口號”更重要178
“中國人受傷的感情至今仍然脆弱”179
“在中國,書寫歷史是既復雜又敏感的事”180
今天中國的位置在哪里?182
最后的改革其實是媒體改革184后記205
出版后記20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