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為《無錫文庫》之第一輯《官修舊志》。 無錫自古為文化昌盛之地,修志傳統(tǒng)源遠流長,延綿不斷。歷代纂修的地方志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其特點是修志年代早,數量多,口叩種齊,質量上乘,在全國方志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最早的風土記——晉代《陽羨風土記》發(fā)源于宜興。清代嚴可均認為「古地說《山海經》、《水經》外,此為最舊氣無錫修志事業(yè)發(fā)達,無錫、江陰、宜興三縣歷代纂修志書五十四部。特別到了明清時期,較他縣猶盛。明代纂修縣志十四部,清代修了十七部。無錫舊志的種類繁多,除了風土記、地記、圖經外,遺有軍志、郡志、州志、縣志、合志。從記事的上下限看,有通合古今的方志,亦有斷代的續(xù)志,形式多樣。在修志過程中,李兆洛、嚴繩孫、繆荃孫等一些名人親自制定凡例,廣搜數據,考證史實,講求章法,成就了一批名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