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tǒng)

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tǒng)

無害的偏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tǒng)

定 價:¥36.00

作 者: 徐愛國 主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史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196274 出版時間: 201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為徐愛國主持的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之“西方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tǒng)”(08SFB2010)的最終成果。其中,第一章的執(zhí)筆者為張傳璽,第二章的執(zhí)筆者為李燕,第三章和第七章的執(zhí)筆者為徐愛國,第四章的執(zhí)筆者為陳皓,第五章的執(zhí)筆者為王婧,第六章的執(zhí)筆者為薛萬寶,全書由徐愛國統(tǒng)稿。本書中插圖均為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訪華團隨團畫師威兼:亞歷山大所畫。這些畫作內容涉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諸方面,不但成為18世紀西方了解中國的最早的形象資料,還成為此后西方人關于東方景象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作來源。

作者簡介

  徐愛國,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法律思想史、英美侵權法、著有《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xiàn)象》、《西法肄言——漫話西方法律史》、《名案巾的法律智慧》、《分析法學》等多部著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西法律文化的沖撞——近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法
 一、引言
 二、歐洲與中國:彼此態(tài)度的變與不變
 三、西方人看到了什么
 四、中國法形象的變化過程
 五、結語
第二章 英國外交使團遭遇中國法——馬戛爾尼使團的中國法律印象
 一、引言
 二、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背景介紹
 三、馬戛爾尼使團的中國印象
 ——對四位成員的記述的考察
 四、結語
第三章 法國啟蒙主義與中國法傳統(tǒng)——孟德斯鳩論中國法
 一、引言
 二、孟德斯鳩與中國法
 三、中華帝國的政體特質
 四、政治奴役與家庭奴役
 五、自然環(huán)境與中國法特性
 六、風俗、習慣和宗教與中國法律的特質
 七、經濟與法律
 八、結語
第四章 德國現(xiàn)代化理論中的中國法——馬克斯·韋伯論中國法傳統(tǒng)
 一、引言
 二、韋伯的法律史觀和類型學研究與中國法形象的定位
 三、韋伯對傳統(tǒng)中國法形象的描述和論證
 四、作為形式理性的參照,傳統(tǒng)中國法應歸于何種類型
 五、余論:兼評中西方學者對韋伯論傳統(tǒng)中國法的傾聽
 和質疑
第五章 美國法律教授的中國之行——龐德社會法學思想在中國的實踐
 一、引言
 二、龐德的社會學法理學思想
 三、任職中國的背景與過程
 四、對中國法律的評述
 五、評價與反思
 六、結語:龐德與當代中國
第六章   中國法傳統(tǒng)的批判與誤讀——昂格爾批判法學中的中國法傳統(tǒng)
 一、引言:昂格爾的批判法學與中國法
 二、中國傳統(tǒng)社會及其法律
 三、關于昂格爾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看法的評述
 ……
第七章 比較法律史及其方法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