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宋史瞥識

宋史瞥識

宋史瞥識

定 價:¥45.00

作 者: 羅炳良 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隋唐宋元金史

ISBN: 9787303132553 出版時間: 201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探索叢書:宋史瞥識》包含的內容,是我1987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至2010年7月病療復出之后23年間撰寫的有關兩宋研究方面的文章。因為學識淺薄和其他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對宋代問題作全面、深入、系統(tǒng)研究,只能圍繞若干專題斷續(xù)考察,猶如驚鴻一瞥,匆匆掠過,雖得到些膚淺的了解,但卻沒有全面認識,故取名為《宋史瞥識》,非盡為謙遜,亦記其實耳。古往今來,人們賦予“史”字多種含義,其中史官、史書、史學、史事是幾種主要的內涵。故《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探索叢書:宋史瞥識》的“宋史”也取廣義,包含宋代歷史、宋代史學、宋史學史或日宋史研究史3個部類的研究文章。大抵1995年9月以前,我的專業(yè)方向是研究宋代歷史,所以前3編中的內容,除研究范仲淹的3篇文章是2006年12月中國范仲淹研究會成立前后撰寫以外,其余全部完成于這個時期,屬于宋代歷史研究的范疇。1995年9月以后,我的專業(yè)方向改成中國史學史,其中的一個研究領域就是兩宋史學,遂由過去研究宋代歷史問題轉為研究宋代史學問題,故第四編和第五編內容是研究兩宋時期宋人史學成就和文獻學成就的文章,屬于宋代史學研究的范疇;而第六編則是對元代至當代學者研究宋史所獲成果的研究,即宋史研究之研究,屬于宋史學史或日宋史研究史研究的范疇。這個過程,大致反映出我從研究宋代歷史,到研究宋代史學,再到研究宋史學發(fā)展史的歷程,是以用2002年12月17日發(fā)表于《光明日報》的《研究歷史應當兼顧史學史》一文作為本書序言,可以看出我的摸索過程和認識軌跡。鑒于國內宋史學界有把10世紀至13世紀宋、遼、夏、金民族政權鼎立時期的歷史稱作“大宋史”的習慣,《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探索叢書:宋史瞥識》也收入1篇研究遼代文獻和1篇評論西夏史著作的文章,略述所本,以示有所依據(jù),庶免為例不純之譏。

作者簡介

暫缺《宋史瞥識》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研究歷史應當兼顧史學史(代序)
第一編 宋代軍事研究
宋代驕兵問題初探
宋代兵變性質芻議
宋代治軍政策矛盾探析
宋代軍事訓練及其效果
北宋“強兵”政策簡論
第二編 宋代制度研究
宗法制度與宋代社會
宋代通判制度述論
宋代火政考略
第三編 宋代人物研究
范仲淹歷史意識初探
范仲淹對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實踐及其意義
范仲淹與北宋《春秋》學
岳飛冤獄新論
岳家軍群體人物研究
龔明之生卒年代問題祛疑
第四編 宋代史學研究
唐宋經(jīng)濟史著作的勃興及其史學價值
宋代史學的兩個發(fā)展趨勢及其相互關系
宋代義理史學再評價
菊坡學派與嶺南史學
宋元義理史學的“致用”與“求真”
從宋代義理化史學到清代實證性史學的轉變
從宋代考據(jù)史學到清代實證史學的發(fā)展
第五編 宋代文獻研究
《故遼興軍衙內馬步軍都指揮使韓府君墓志銘》的史學價值
南宋歷史文獻學的時代特征
關于《通鑒紀事本末》研究中的兩個問題
尤袤《遂初堂書目》序跋考辨
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的編纂特點與史學價值
第六編 宋史論著研究
邵晉涵對《宋史》研究的重要貢獻
20世紀的《宋史》研究
張其凡先生與五代兩宋軍事史研究
《范仲淹戍邊》序
《兩宋財政史》評介
評《宋夏關系史》
《吳玠吳璘研究資料選編》評介
讀《簡明西夏史》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