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學行為上看,有些幼兒教師較多地關注自己說什么和做什么,而不是讓幼兒說什么和做什么;較多地關注自己如何完成教學的任務,而不是讓幼兒能夠得到什么經驗;較多地采用講解、示范、指令等策略和方法,而較少采用啟發(fā)、引導和鼓勵等方式;較多地關注幼兒與自己的一致性,而不是幼兒獨特的想法和做法。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充實和更新教師的知識和觀念。給予教師新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師的兒童觀、課程觀、教學觀是影響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關鍵之一。我們倡導幼兒教師學習理論,因為只有學到了理論,才談得上理論聯(lián)系實際;領會了理論。才能運用理論。我們期待幼兒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反觀自己的認識和經驗,不斷形成自己較為穩(wěn)定的見解和立場,并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因此,學習對于幼兒教師信念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缺乏理論支撐的教育信念可能會缺乏深入的思想根基,可能會流于經驗,可能在一些思潮和經驗的沖擊下容易失去自己的方向。 幼兒園教師是一種為了知識、需要知識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職業(yè)。教師知識的結構、管理方式及更新速度等都將影響教師作為課程的決策者、設計者、實施者作用的發(fā)揮。一支積極完善和科學管理自己知識的教師隊伍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根本依靠。教師知識更新的真正動力,不應該是行政性的任務和指令,而應該是教師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一個教師能從自己的工作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和困惑,看到自己的不足,是引發(fā)其學習和知識更新的主要動力。因此,教師的自我評價意識和能力、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對教師知識的更新非常重要。一個積極進取的團隊必然關注教師的發(fā)展,必然有推動教師發(fā)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