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成唯識論研究:兼與安慧唯…
02薩迦諸賢者所著西藏人文、…
03人間佛教與中國佛教現(xiàn)代化…
04讀經(jīng).研經(jīng).釋經(jīng)
05中古律部漢譯佛經(jīng)詞匯研究…
06給大忙人看的佛教書
07小藏經(jīng)研修:印祖文鈔易讀…
08普陀學刊(第13輯)
09戒幢佛學(第5卷)
10佛學大辭典(上中下 精)…
楊朝霞
暫缺簡介...
可購
閩南佛學院
海波
華方田
編者后記為了深入展開吳越佛教文化研究,杭州市佛教界與學術界攜手聯(lián)合于200…
魏晉風 解譯
《百喻經(jīng)》是公元五世紀印度僧伽斯那所集。本書譯者為南朝齊(公元497-502年…
葛兆光
仙峰寺沉思夏天游峨眉,中途遇雨,宿九老洞仙峰寺。仙峰寺在半山,蒙蒙雨中,…
竺摩
竺摩大師精通佛法,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篆香室詩集》根據(jù)竺摩法師的弘法經(jīng)…
東北
《光明之行叢書》第一冊:法身舍利寶光——《金剛經(jīng)》無上之法此光使聾者變聰…
阿旺貢噶索南 著
本書的內容主要分五個部分,即,光明天界之世系;無垢昆氏家庭之世系;由薩迦…
[印]寂天造論;杰操廣解;隆蓮譯述
《人菩薩行論》,詳菩薩修持,全以頌文寫成,名為千頌。首三頌歸敬三寶及造論…
玉輝
劉保金著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由儒家、道教和佛教所組成。每一個中國人,在思想意識、立…
金維諾
《中國寺觀雕塑全集:遼金元寺觀造像》收集了中原地區(qū)遼、金、元寺觀的全部造…
香港志蓮凈苑文化部
本書是一本佛經(jīng)解釋文集,主要介紹了心經(jīng)釋義、大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述要、法華經(jīng)…
凌海成
中國是佛教第二故鄉(xiāng),也是佛教諸多宗派的祖庭。佛教在中國流傳二千年,不僅使…
李小榮
梁代僧佑的《弘明集》與唐初道宣的《廣弘明集》是中國佛教史上兩部極為重要的…
蘇樹華
佛教文化的本質,本來就是世間的,這是因為,在佛教看來,離開了“世間”,根…
蘇樹華、苗春寶
風動、幡動、仁者心動的鋼案,研究佛學的人是很清楚的,這一語出六祖慧能之口…
吳立民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經(jīng)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傳承發(fā)展,至隋唐進入極盛時期…
聞天編著
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至今仍延綿不絕。它在中國哲學思想上也…
可讀可購
貢布嘉 著,羅桑旦增 譯
《漢區(qū)佛教源流記》的主要內容有三點:其一,簡要講解祖內地的山川湖海,人口…
丹明 匯編
虛云大師是與太虛大師、弘一大師并稱為近代三大高僧,名傾海內。虛云大師宗…
德禪
心語有幫助人們化解煩惱和表露真情的雙重作用。愚不才,借此心語的雙重意義來…
阿邊
《曼陀羅佛像藝術集錦》主要內容包括:釋迦牟尼小傳、院會曼陀羅、胎藏界大日…
李南
《勝樂輪經(jīng)》是佛教密宗金剛乘無上瑜伽部的重要經(jīng)典之一,約成書于公元8世紀…
(加)卜正民著;張華譯
在16和17世紀的中國,佛教信徒和儒學士人廣泛地活躍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動中…
業(yè)露華主編
佛教自傳入中國之后,成就卓著,并對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以及民風民…
楊慶中 著
本書由上下兩編共十五章組成,上編七章集中討論《周易》古經(jīng)(本書簡稱為《易…
麻天祥
麻天祥先生的《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1992年曾于臺灣文津出版社出版繁體中…
(唐)李通玄 著,楊航,康曉紅 整理
《華嚴經(jīng)》,原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本經(jīng)從本質上講,是解讀生命奧秘的百科…
洪修平著
中國佛教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豐富,形式多彩,其涵蓋面幾乎涉…
依空
禪是生活,禪是藝術,禪是智慧,禪是對應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參禪何須山水地,滅…
(德)韋伯 著,康樂,簡慧美 譯
對印度人的物質生活、精神文化等諸多方面,至今仍有著重大影響的印度教,到底…
劉鵬 著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卻在中國發(fā)揚光大,并傳播到東亞等地區(qū);直到今天,佛教依…
澤仁翁加,亞瑪貢布 編著
覺醒
本書是上海玉佛寺覺醒法師多年發(fā)表的作品結集,內容涉及佛教建設方方面面。
堪珠·貢確丹增 著
多吉江參
嘎藏陀美 著
本書是一部佛教理論方面的著作,作者以問答形式對藏傳佛教的五部經(jīng)典著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