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易華編寫的《夷夏先后說》?!兑南南群笳f》的內容提要如下:人類是一種喜愛遷徙的動物,人類史就是一部遷徙的歷史。每一個民族或國家都是由不同的移民構成的。所謂土著,相對于新來者而言,是早到的移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相對于歐洲殖民者而言,是先到的亞洲移民。相對于夏而言,夷是東亞土著。受傅斯年《夷夏東西說》和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啟發(fā),參考布羅代爾長時段(Long Duree)和沃勒斯坦世界體系(WorldSystem)概念,特提出“夷夏先后說”如下:歷史記載或傳說表明夏朝建立之前東亞為夷蠻之地,大禹父子在夷之中建立了夏朝之后才有東夷西夷之分??脊艑W發(fā)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東亞尚未有游牧與農耕之分,正是夷創(chuàng)造了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yè)文化,夏或戎狄引進了青銅時代游牧文化。體質人類學研究表明夷屬蒙古人種,可能來自南亞;部分夏或戎狄屬印歐人種,來自中亞。語言學研究表明漢語、韓語、日語是典型的混合語:夷語或華澳語是底層,夏言或印歐語是表層。夷夏結合與轉換才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歷史,形成獨特的東亞文化傳統。夷夏不僅有東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別。夷為東亞土著,創(chuàng)造了東亞新石器時代定居農業(yè)文化;夏人西來,傳播了青銅時代游牧文化。漢族的歷史是夷夏結合的歷史,漢人、漢語、漢文化均是夷夏混合的結果。夷夏轉換是東亞上古史上的關鍵。在人類歷史上,喧賓奪主的事時有發(fā)生,而數典忘祖亦是常事。正本清源,夷夏先后說化解了東亞文明本土起源說與外來傳播說的矛盾,對理解東亞民族與文化的形成和東亞歷史不無小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