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是十九世紀后期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卓越代表馬克·吐溫的代表作之一。馬克·吐溫(MarkTwain,1835N1910),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斯,當過排字工、記者、淘金人、領港員。他于l865年發(fā)表短篇小說《卡拉維拉斯縣著名的跳蛙》,其詼諧幽默的風格博得了廣泛好評。1874年他發(fā)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鍍金時代》(與人合著),以夸張手法說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黃金時代”原是敗絮其中的“鍍金時代”。之后他發(fā)表了《湯姆·索亞歷險記》(1876年)、《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年)等名著。他擅長運用幽默和諷刺手法,針砭時弊,一針見血,思想深邃,用筆老辣,開辟了嶄新的現實主義道路,對美國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湯姆·索亞歷險記》取材于美國南北戰(zhàn)爭前的社會生活,是作家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這部小說以兒童的視角來觀察周圍的現實世界,深刻揭示了當時美國南方社會閉塞、沉悶、呆板的生活,對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以及種族歧視.等作了辛辣的諷刺,反映了作者對自由理想世界的渴望。《湯姆·索亞歷險記》雖然描寫的是孩子們帶有浪漫傳奇色彩的歷險生活,但它同時又是一部寫得極其完整和諧的具有嚴肅內容的作品,蘊藏著深刻的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