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不僅是一部經典的儒家著作,也是一本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更是一部優(yōu)秀的古代散文集。全書以對話、說理的方式展開,以駁論為主要的論證方法。它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保存了豐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政治、文學、歷史、經濟和哲學的重要著作?!睹献印芳任铡墩撜Z》中的精華,也借鑒了《大學》《中庸》的一些內容,仁義是其思想核心。但和孔子常講仁少講義不同,孟子則仁義并重,他有句名言,即“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睹献印繁蛔鳛榉饨ㄋ枷氲恼y(tǒng),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漢文帝時把《論語》《孝經》《爾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官,叫“傳記博士”,《孟子》赫然在列。兩漢時,《孟子》已和《論語》并列。到五代時,后蜀主把《易》《書》《詩》《議禮》《周禮》《禮記》《公羊》《谷梁》《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刻石,這是《孟子》被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禮記》中取出《大學》和《中庸》兩篇,認為是曾子和子思的作品,與《論語》《孟子》合在一起,稱為四書,于是,《孟子》的地位空前提高了。孟子的思想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至罕瑰寶,閃耀著思辨的光輝與智慧的精華,值得我們認認真真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