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組建與管理端到端QoS網(wǎng)絡設計

端到端QoS網(wǎng)絡設計

端到端QoS網(wǎng)絡設計

定 價:¥99.00

作 者: (美)Tim Szigeti Christina Hattingh 著,田敏,宋輝 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網(wǎng)絡配置與管理

ISBN: 9787115284464 出版時間: 2012-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1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端到端QoS網(wǎng)絡設計》是一本規(guī)劃和部署QoS解決方案以滿足目前商業(yè)需求的詳盡指南。全書在內(nèi)容上分為3個主要的部分:QoS介紹、QoS工具集和QoS設計。其中QoS設計是本書的核心部分,覆蓋了LAN、WAN和VPN中的QoS設計。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語音、交互式與流式視頻以及多種數(shù)據(jù)應用類別的QoS需求;QoS最佳設計原理及其在園區(qū)LAN QoS設計中的應用;專用WAN QoS設計;基于網(wǎng)絡的應用識別(NBAR)進行已知蠕蟲標識和管制的Cisco SAFE建議;MPLS和IPSec VPN的第3層VPN QoS設計;基于企業(yè)和服務提供商MPLS VPN的QoS設計等?!抖说蕉薗oS網(wǎng)絡設計》不僅討論了常見的QoS技術(shù),而且給出了一些翔實的示例說明如何在LAN、WAN和VPN中部署各種QoS特性。無論您是要尋找QoS原則和實踐的介紹,還是QoS規(guī)劃和部署的指導,本書都為您提供了設計和實現(xiàn)復雜QoS解決方案所需的專家級建議。本書適合于網(wǎng)絡工程技術(shù)人員和銷售人員、準備參加Cisco相關認證考試的工程師、大專院校計算機通信專業(yè)師生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端到端QoS網(wǎng)絡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QoS介紹第1章 QoS介紹 
1.1 簡要的歷史透視 
1.2 QoS的發(fā)展 
1.3 用戶網(wǎng)絡期望值 
1.3.1 最終用戶 
1.3.2 信息技術(shù)(IT)管理 
1.4 理解QoS 
1.4.1 端到端的QoS 
1.4.2 所有分組是(不)平等的 
1.4.3 匯聚網(wǎng)絡的挑戰(zhàn) 
1.5 QoS模型 
1.5.1 IntServ概述 
1.5.2 DiffServ概述 
1.6 QoS工具集介紹 
1.7 簡化QoS 
1.7.1 模塊化的QoS命令行接口 
1.7.2 QoS基線 
1.7.3 默認行為 
1.7.4 跨平臺功能一致性 
1.7.5 自動QoS 
1.8 如果我擁有AutoQoS,為什么我需要閱讀此書 
1.9 QoS的進一步發(fā)展 
1.10 小結(jié) 
1.11 進一步的閱讀 
1.11.1 普通閱讀 
1.11.2 IntServ 
1.11.3 DiffServ 
1.11.4 AutoQoS 第2章 QoS設計概述 
2.1 IP語音的QoS需求 
2.1.1 語音(承載流量) 
2.1.2 呼叫信令流量 
2.2 視頻的QoS需求 
2.2.1 交互式視頻 
2.2.2 流式視頻 
2.3 數(shù)據(jù)的QoS需求 
2.3.1 盡力服務數(shù)據(jù) 
2.3.2 大塊數(shù)據(jù) 
2.3.3 事務處理數(shù)據(jù)/交互數(shù)據(jù) 
2.3.4 本地定義的關鍵業(yè)務數(shù)據(jù) 
2.3.5 DLSw+考慮 
2.4 QoS的控制平面需求 
2.4.1 IP路由選擇 
2.4.2 網(wǎng)絡管理 
2.5 Scavenger類型 
2.6 利用Scavenger類別QoS的DoS和蠕蟲緩解對策 
2.7 QoS設計原則 
2.7.1 通用QoS設計原則 
2.7.2 分類和標記原則 
2.7.3 管制和降格原則 
2.7.4 排隊和丟棄原則 
2.7.5 DoS和蠕蟲緩解原則 
2.7.6 部署原則 
2.8 小結(jié) 
2.9 進一步的閱讀 
2.9.1 標準 
2.9.2 Cisco的文檔 第二部分 QoS工具集第3章 分類和標記工具 
3.1 分類工具 
3.1.1 模塊化QoS命令行接口類別映射 
3.1.2 基于網(wǎng)絡的應用識別(NBAR) 
3.2 標記工具 
3.2.1 基于類別的標記 
3.2.2 基于分類的管制 
3.2.3 承諾訪問速率 
3.2.4 基于策略的路由選擇 
3.2.5 語音網(wǎng)關分組標記 
3.2.6 第2層標記字段 
3.2.7 第3層標記字段 
3.2.8 第2層和第3層分組標記轉(zhuǎn)換 
3.3 小結(jié) 
3.4 進一步的閱讀 
3.4.1 普通閱讀 
3.4.2 DiffServ 
3.4.3 L2協(xié)議隧道化 
3.4.4 VPN 
3.4.5 NBAR 
3.4.6 MPLS 
3.4.7 IP ATM/幀中繼綁定 
3.4.8 第2層到第3層分組標記轉(zhuǎn)換 第4章 管制和整形 
4.1 令牌桶算法 
4.2 管制器 
4.2.1 作為標記器的管制器 
4.2.2 承諾的訪問速率(CAR) 
4.2.3 基于類別的管制 
4.3 整形器 
4.3.1 整形算法 
4.3.2 在ATM和幀中繼網(wǎng)絡上整形 
4.3.3 通用流量整形 
4.3.4 基于類別的整形 
4.4 進一步的閱讀 
4.4.1 DiffServ管制標準 
4.4.2 管制 
4.4.3 ATM PVC流量參數(shù) 
4.4.4 幀中繼流量整形 
4.4.5 流量整形 第5章 擁塞管理工具 
5.1 理解調(diào)度與排隊 
5.2 第3層排隊遺留機制 
5.2.1 優(yōu)先級排隊 
5.2.2 自定義排隊 
5.2.3 加權(quán)公平排隊 
5.2.4 IP RTP優(yōu)先級排隊 
5.3 當前推薦的第3層排隊機制 
5.3.1 基于類別的加權(quán)公平排隊 
5.3.2 低延遲排隊 
5.4 第2層排隊工具 
5.4.1 幀中繼雙FIFO 
5.4.2 PVC接口優(yōu)先級排隊 
5.5 傳輸環(huán) 
5.6 PAK_priority 
5.7 小結(jié) 
5.8 進一步的閱讀 
5.8.1 第3層排隊 
5.8.2 第2層排隊 
5.8.3 傳輸環(huán) 
5.8.4 PAK_priority 第6章 擁塞避免工具 
6.1 早期隨機檢測 
6.2 加權(quán)早期隨機檢測 
6.3 基于DSCP的加權(quán)早期隨機檢測 
6.4 顯式擁塞通知 
6.5 小結(jié) 
6.6 進一步的閱讀 
6.6.1 與WRED相關的DiffServ標準 
6.6.2 Cisco IOS WRED文檔 第7章 鏈路相關工具 
7.1 頭壓縮技術(shù) 
7.1.1 相關標準 
7.1.2 TCP頭壓縮 
7.1.3 RTP頭壓縮 
7.1.4 壓縮格式 
7.1.5 第2層封裝協(xié)議支持 
7.1.6 cRTP格式與協(xié)議封裝總結(jié) 
7.1.7 基于類別的頭壓縮 
7.1.8 cRTP高級主題 
7.2 鏈路分段與交錯 
7.2.1 分片大小 
7.2.2 多鏈路PPP LFI 
7.2.3 多類別多鏈路PPP 
7.2.4 幀中繼分段 
7.2.5 用于幀中繼/ATM服務互工作的LFI 
7.2.6 IPSec預分段 
7.3 小結(jié) 
7.4 進一步的閱讀 
7.4.1 普通閱讀 
7.4.2 IETF標準 
7.4.3 幀中繼論壇標準 
7.4.4 頭壓縮 
7.4.5 鏈路分段與交錯 第8章 帶寬預留 
8.1 RSVP概述 
8.1.1 RSVP服務類型 
8.1.2 接入控制 
8.1.3 RSVP和LLQ 
8.2 MPLS流量工程 
8.3 可擴展性 
8.4 RSVP-DiffServ集成 
8.5 端點和代理 
8.6 小結(jié) 
8.7 進一步的閱讀 
8.7.1 標準 
8.7.2 Cisco IOS文檔 第9章 呼叫接入控制(CAC) 
9.1 CAC概述 
9.2 CAC定義 
9.3 CAC工具類型 
9.3.1 本地CAC工具 
9.3.2 基于測量的CAC工具 
9.3.3 基于資源的CAC工具 
9.4 CallManager位置CAC 
9.5 關守CAC 
9.6 RSVP 
9.7 使用RSVP的VoIP CAC實例 
9.8 小結(jié) 
9.9 進一步的閱讀 
9.9.1 普通閱讀 
9.9.2 Cisco IOS文檔 第10章 Catalyst QoS工具 
10.1 通用Catalyst QoS模型 
10.1.1 分類、標記和映射 
10.1.2 管制和降格 
10.1.3 排隊和丟棄 
10.2 Catalyst 2950 
10.2.1 Catalyst 295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2.2 Catalyst 2950管制和降格 
10.2.3 Catalyst 2950排隊 
10.3 Catalyst 3550 
10.3.1 Catalyst 355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3.2 Catalyst 3550管制和降格 
10.3.3 Catalyst 3550排隊和丟棄 
10.4 Catalyst 2970、3650和3750 
10.4.1 Catalyst 2970/3560/375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4.2 Catalyst 2970/3560/3750管制和降格 
10.4.3 Catalyst 2970/3560/3750排隊和丟棄 
10.5 Catalyst 4500 
10.5.1 Catalyst 450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5.2 Catalyst 4500管制和降格 
10.5.3 Catalyst 4500排隊和丟棄 
10.6 Catalyst 6500 
10.6.1 Catalyst 6500分類、標記和映射 
10.6.2 Catalyst 6500管制和降格 
10.6.3 Catalyst 6500排隊和丟棄 
10.7 小結(jié) 
10.8 進一步的閱讀 
10.8.1 圖書 
10.8.2 Cisco Catalyst文檔 第11章 WLAN QoS工具 
11.1 用于無線LAN的QoS與有線LAN上的QoS 
11.2 上游QoS與下游QoS 
11.3 IEEE 802.11 DCF 
11.3.1 幀間空間 
11.3.2 隨機后退/競爭窗口 
11.4 IEEE 802.11e EDCF 
11.5 QoS基本服務集合信息元素 
11.6 IEEE 802.1D服務類別 
11.7 Cisco AP上的QoS操作 
11.8 在Cisco AP上配置QoS 
11.9 小結(jié) 
11.10 進一步的閱讀 第三部分 LAN QoS設計第12章 園區(qū)QoS設計 
12.1 DoS/蠕蟲緩解對策 
      Scavenger類別的QoS操作 
12.2 使用中的呼叫信令TCP/UDP端口 
12.3 接入邊緣信任模型 
12.3.1 可信任端點模型 
12.3.2 非信任端點模型 
12.3.3 有條件可信任端點模型 
12.4 Catalyst 2950 QoS考慮和設計 
12.4.1 Catalyst 295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4.2 Catalyst 295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4.3 Catalyst 295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4.4 Catalyst 29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4.5 Catalyst 29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4.6 Catalyst 2950:排隊 
12.5 Catalyst 3550 QoS考慮和設計 
12.5.1 Catalyst 355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5.2 Catalyst 355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5.3 Catalyst 355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5.4 Catalyst 35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5.5 Catalyst 35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5.6 Catalyst 3550:排隊和丟棄 
12.6 Catalyst 2970/3560/3750 QoS考慮和設計 
12.6.1 Catalyst 2970/3560/375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6.2 Catalyst 2970/3560/375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6.3 Catalyst 2970/3560/375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6.4 Catalyst 2970/3560/37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6.5 Catalyst 2970/3560/375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6.6 Catalyst 2970/3560/3750:排隊和丟棄 
12.7 Catalyst 4500-SupII+/III/IV/V QoS考慮和設計 
12.7.1 Catalyst 450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7.2 Catalyst 450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7.3 Catalyst 450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7.4 Catalyst 450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7.5 Catalyst 450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7.6 Catalyst 4500:排隊 
12.8 Catalyst 6500 QoS考慮和設計 
12.8.1 Catalyst 6500:CatOS默認和建議 
12.8.2 Catalyst 6500:可信任端點模型 
12.8.3 Catalyst 6500:使用SoftPhone的非信任PC模型 
12.8.4 Catalyst 6500:非信任服務器模型 
12.8.5 Catalyst 6500:有條件可信任的IP電話+PC:基本模型 
12.8.6 Catalyst 6500:有條件可信任IP電話+PC:高級模型 
12.8.7 Catalyst 6500:排隊和丟棄 
12.8.8 Catalyst 6500:PFC3分配層(Cisco IOS)每用戶微流管制 
12.9 WAN聚集器/分支路由器移交的考慮 
12.10 案例研究:園區(qū)QoS設計 
12.11 小結(jié) 
12.12 進一步的閱讀 
12.12.1 標準 
12.12.2 圖書 
12.12.3 Cisco Catalyst文檔 第四部分 WAN QoS設計第13章 WAN聚集器QoS設計 
13.1 在WAN中哪里需要QoS 
13.2 WAN邊緣QoS設計考慮 
13.2.1 軟件QoS 
13.2.2 盡力服務流量的帶寬配置 
13.2.3 實時流量的帶寬配置 
13.2.4 串行化 
13.2.5 IP RTP頭壓縮 
13.2.6 傳輸環(huán)(Tx-ring)調(diào)整 
13.2.7 PAK_priority 
13.2.8 鏈路速度 
13.2.9 分布式平臺QoS和一致QoS行為 
13.3 WAN邊緣分類和供應模型 
13.3.1 低速、中速鏈路QoS類別模型 
13.3.2 高速鏈路QoS類別模型 
13.4 WAN邊緣鏈路相關QoS設計 
13.4.1 租用線路 
13.4.2 幀中繼 
13.4.3 ATM 
13.4.4 ATM-幀中繼服務互通 
13.4.5 ISDN 
13.5 案例研究:WAN聚集路由器QoS設計 
13.6 小結(jié) 
13.7 進一步的閱讀 
13.7.1 第三層排隊 
13.7.2 擁塞避免 
13.7.3 幀中繼流量整形 
13.7.4 ATM PVC流量參數(shù) 
13.7.5 鏈路分段和交錯 
13.7.6 壓縮實時協(xié)議 
13.7.7 傳輸環(huán) 
13.7.8 PAK_priority 
13.7.9 ISDN 
13.7.10 標記 第14章 分支路由器QoS設計 
14.1 分支路由器WAN邊緣QoS設計 
   單向應用 
14.2 分支路由器LAN邊緣的QoS設計 
14.2.1 DSCP到CoS重映射 
14.2.2 從分支路由器到園區(qū)網(wǎng)的分類和標記 
14.2.3 NBAR應用分類 
14.2.4 NBAR已知蠕蟲的分類和管制 
14.3 案例研究:分支路由器QoS設計 
14.4 小結(jié) 
14.5 進一步的閱讀 
14.5.1 Cisco IOS文檔 
14.5.2 Cisco SAFE白皮書 第五部分 VPN QoS設計第15章 WLAN QoS工具 
15.1 在MPLS VPN中哪里需要QoS 
15.2 客戶邊緣QoS設計 
15.2.1 第2層接入(特定鏈路)QoS設計 
15.2.2 服務提供商服務級別協(xié)定(SLA) 
15.2.3 企業(yè)到服務提供商映射模型 
15.3 提供商邊緣QoS設計 
15.3.1 服務提供商到企業(yè)模型 
15.3.2 MPLS DiffServ隧道化模式 
15.4 核心QoS考慮 
15.4.1 聚集帶寬超額配給 
15.4.2 骨干網(wǎng)DiffServ 
15.4.3 MPLS流量工程 
15.5 案例研究:MPLS VPN QoS設計(CE/PE/P路由器) 
15.6 小結(jié) 
15.7 進一步的閱讀 
15.7.1 標準 
15.7.2 書籍 
15.7.3 Cisco MPLS功能 第16章 IPSec VPN QoS設計 
16.1 站點到站點V3PN QoS考慮 
16.1.1 IPSec VPN運行模式 
16.1.2 分組開銷增加 
16.1.3 cRTP和IPSec的不兼容性 
16.1.4 預分段 
16.1.5 帶寬配置 
16.1.6 邏輯拓撲結(jié)構(gòu) 
16.1.7 延遲預算增加 
16.1.8 ToS字節(jié)保留 
16.1.9 QoS預分類 
16.1.10 預加密排隊 
16.1.11 抗重放影響 
16.1.12 控制平面配置 
16.2 站點到站點V3PN QoS設計 
16.2.1 六類站點到站點V3PN模型 
16.2.2 八類站點到站點V3PN模型 
16.2.3 QoS基線(十一類)站點到站點V3PN模型 
16.3 站點到站點V3PN中前端VPN邊緣QoS選項 
16.4 遠程辦公V3PN QoS考慮 
16.4.1 遠程辦公部署模型 
16.4.2 寬帶接入技術(shù) 
16.4.3 帶寬配置 
16.4.4 非對稱鏈路和單向QoS 
16.4.5 通過TCP最大段大小調(diào)整技術(shù)減小寬帶串行化延遲 
16.4.6 分離隧道化 
16.5 遠程辦公V3PN QoS設計 
16.5.1 集成單元和雙單元模型DSL設計 
16.5.2 DSL/線纜集成單元加接入模型設計 
16.6 案例研究:IPSec VPN QoS設計 
16.7 小結(jié) 
16.8 進一步的閱讀 
16.8.1 標準 
16.8.2 書籍 
16.8.3 Cisco IOS文檔 附錄A QoS總結(jié) 
A.1 QoS工具 
A.2 Cisco IOS基線 
A.3 QoS盡力服務 
A.4 用于緩解DoS/蠕蟲攻擊的Scavenger類別QoS策略 
A.5 園區(qū)QoS設計 
A.6 WAN QoS設計 
A.7 分支QoS設計 
A.8 MPLS VPN用戶的QoS設計 
A.9 MPLS VPN服務提供商的QoS設計 
A.10 IPSec VPN的QoS設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