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史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三四十年代·俄蘇卷

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三四十年代·俄蘇卷

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三四十年代·俄蘇卷

定 價:¥39.00

作 者: 李今 著 楊義 編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
標 簽: 文學 文學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0651476 出版時間: 190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一個獨特的組成部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開放性和現(xiàn)代性,以翻譯為其重要標志,又以翻譯為其由外而內(nèi)的啟發(fā)性動力。翻譯借助異域文化的外因,又使其內(nèi)滲而轉(zhuǎn)化為自身文化的內(nèi)因。同時,翻譯文學又提供了一種新的觀世眼光和審美方式,催化著中國文學從傳統(tǒng)的情態(tài)中脫胎而出,走向世界化和現(xiàn)代化,并充實、豐富了中國現(xiàn)代精神文化譜系。百余年以來的翻譯文學乃重要的文化資源,借此可以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學和發(fā)展形態(tài),研究翻譯文學與創(chuàng)作文學共同建構(gòu)的多層性和互動性的文化時空。文學史因翻譯文學的介入而變得博大紛繁,從而具有文化論衡的精神史的性質(zhì)?;谶@種認識,我們集合了一批現(xiàn)代文學專家,兼及少數(shù)的比較文學專家,從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內(nèi)在文化需求和思想精神史的互動、互滲、互斥、互化的角度,去認識和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的翻譯文學史。《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斥十年之功,精雕細刻而成。全書凡六卷,分別為“近代卷”、“五四時期卷”、“三四十年代·英法美卷”、“三毆十年代·俄蘇卷”、“十七年及‘文革’卷”、“新時期卷”,從翻譯文學的角度,畫出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發(fā)展流變的路線圖。

作者簡介

暫缺《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三四十年代·俄蘇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概況
第二節(jié) 兩種翻譯路向:“竊火”與“救荒”
第三節(jié) 翻譯“贊助者”
第二章 翻譯論爭和文學翻譯藝術(shù)的理論及哲學探討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硬譯”、“重譯”、“復譯”的論爭
第二節(jié) 魯迅和瞿秋白關(guān)于翻譯原則及其功用的討論
第三節(jié) 陳西瀅、曾虛白、葉公超、林語堂關(guān)于文學翻譯藝術(shù)的論述
第四節(jié) 董秋斯、賀麟、朱光潛、金岳霖關(guān)于文學翻譯的哲學探討
小結(jié)
第三章 蘇聯(lián)文學翻譯
第一節(jié) 概況
第二節(jié) 蘇共文藝政策和理論的翻譯
第三節(jié) 中國左翼文學運動中的高爾基
第四節(jié) 魯迅、曹靖華與蘇聯(lián)文學
第五節(jié) 其他重要蘇聯(lián)作家作品的翻譯
第四章 俄羅斯古典文學翻譯
第一節(jié) 概況
第二節(jié) 瞿秋白、甦夫、呂熒、戈寶權(quán)、余振譯普希金及其傳播
第三節(jié) 魯迅譯果戈理《死魂靈》及其影響
第四節(jié) 陸蠡、麗尼、巴金譯屠格涅夫六大名著及有關(guān)虛無主義和“多余人”的話題
第五節(jié) 韋叢蕪、耿濟之、李霽野、邵荃麟譯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六節(jié) 郭沫若、高植、董秋斯、周揚譯托爾斯泰及其“從新估價運動”
第七節(jié) 趙景深、滿濤、焦菊隱、芳信譯契訶夫及其傳播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