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特選集》選了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的《馬龍之死》、《等待戈多》、《結局》?!恶R龍之死》是貝克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馬龍之死》成功運用荒誕的藝術形式反映了戰(zhàn)后西方世界真實的社會狀況。它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使人們從麻木平庸,充滿假象的生存狀況中醒來,看到自己真實的生存狀況。作為荒誕派戲劇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和集大成者,貝克特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30多個舞臺劇本,其中有20多個被拍成電視劇或電影。其中最重要的三部作品是《等待戈多》、《劇終》和《啊,美好的日子!》?!兜却甓唷肥秦惪颂氐拇碜鳎彩腔恼Q派戲劇的奠基之作。1953年在巴黎上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多國上演,風靡西方劇壇?!兜却甓唷肥且徊糠磦鹘y(tǒng)、反理性的劇作。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非理性的世界。劇本通過兩個流浪漢永無休止而又毫無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誕與人生的痛苦,表現了現代西方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難以實現的絕望心理。(金元浦等主編,《外國文學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頁》。)《貝克特選集》中的《結局》亦是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它揭示的主題是人的生存狀態(tài)是荒誕的、痛苦的。全劇只有4個人物,4個人物都是病人。全劇唯一的動作就是仆人推著漢姆的輪椅在室內轉動,漢姆把這叫做“周游世界”。整個場面都顯得十分凄慘,劇中所有的人都處在絕望的痛苦中。劇名取為“結局”,這也是有其意義的。劇中的主人公漢姆說:“結局在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然而還在延伸?!睉騽〗Y束并不意味著人生痛苦的完結,它還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