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首富有喜劇情味的民間詞
——說敦煌曲子詞《鵲踏枝》(叵耐靈鵲多謾語)
自春徂秋 朝朝暮暮
——說李白的《憶秦娥》
詩意與畫面的結合
——說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邊塞題材入詞之始
——說韋應物的《調笑令》(胡馬)
詞短情長 意境鮮明
——說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
雖小卻好 憨態(tài)可掬
——說皇甫松的《采蓮子》二首
神情畢現(xiàn) 精妙絕倫
——說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款款深深 低徊不盡
——說溫庭筠的《夢江南》(梳洗罷)
風格疏朗 意境淡雅
——說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運密入疏 寓濃于淡
——說韋莊的《女冠子》(四月十七)
一首聲情綿邈的自度曲
——說李存勖的《如夢令》
實以化虛 虛以概實
——說牛希濟的《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峰)
詞筆清婉 特開新采
——說李殉的《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
曲折盡變 感慨無限
——說鹿虔扆的《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水遠山長看不足
——說歐陽炯的《南鄉(xiāng)子》三首
一幅悲欣交集的男女相會圖
——說馮延巳的《鵲踏枝》(幾度鳳樓同飲宴)
波瀾起伏 變化多端
——說馮延巳的《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細致 委婉 簡練 生動
——說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
……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