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理想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理想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理想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定 價:¥20.00

作 者: 胡曉燕 著
出版社: 吉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0145396 出版時間: 200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理想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試圖對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做整體、全面的研究,所以立足相關的歷史文化語境和文本語義分析,重構柏拉圖的時代境遇、社會境遇和思想境遇;同時深人到柏拉圖的作品中,以重新演示或敘述其戲劇作品的方式,來揭示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的完整面貌和真實價值?!独硐雵墓窠逃枷胙芯俊返闹黧w框架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解析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柏拉圖出生于雅典的上層貴族家庭,由于世襲和家族成員的影響,自幼接受貴族政治的教育,同時也深受民主政治的熏陶。他的一生與政治息息相關。

作者簡介

  胡曉燕,法學博士,畢業(yè)于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現(xiàn)任教于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為政治學理論與中西政治思想,曾在《政治學研究》等刊物發(fā)表相關論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價值
(一)公民教育在柏拉圖學說思想中的重要位置
(二)公民教育的古典內涵
(三)研究古典公民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文本研究與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一)《理想國》的英譯本和中譯本狀況
(二)國外柏拉圖思想的研究成果
(三)國內柏拉圖思想的研究成果
三、基本結構、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
(一)本書的脈絡與結構
(二)研究方法
(三)新的探索
第一章 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產(chǎn)生的歷史解讀
一、柏拉圖的生平與時代
(一)柏拉圖的生平
(二)戰(zhàn)爭對城邦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影響
(三)城邦內部的政治斗爭與民主制的缺陷
(四)公民道德觀念由傳統(tǒng)走向失序
二、柏拉圖的思想先驅:有關道德的、政治的、
與哲學的觀念
(一)自然哲學家:關于世界本原的思考
(二)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人類事務的觀念
三、柏拉圖教育思想的序言:希臘的教育傳統(tǒng)、革新與反思
(一)傳統(tǒng)的教育:以訓練品德為目的
(二)智者的教育:以獲得智能為目的
(三)蘇格拉底的教育:知識即美德
四、《理想國》公民教育思想的起因與論述結構
(一)《理想國》的要旨:政治訴求與哲學教育
(二)《理想國》的結構安排與寫作方式
第二章 公民教育的目的:培育正義的公民
一、何謂正義
(一)對傳統(tǒng)主義正義觀的陳述與駁斥
(二)對激進主義正義觀的陳述與駁斥
(三)對實用主義正義觀的陳述與駁斥
二、國家組織與國家中的正義
(一)一個邏輯假設:國家與個人的相似
(二)國家的組織原則
(三)國家的三個階層
(四)國家的四種美德
三、心靈結構與心靈中的正義
(一)心靈的三分結構
(二)個人的四種美德
(三)心靈對國家的承載
四、心靈造就國家的現(xiàn)實分析
(一)榮譽式人格和榮譽政體
(二)寡頭式人格和寡頭政體
(三)民主式人格和民主政體
(四)獨裁式人格和獨裁政體
第三章 公民教育的初等階段:塑造正義的心靈
一、初等教育的性質
(一)初等教育是個體的社會化教育
(二)初等教育是美德的養(yǎng)成性教育
二、初等教育的內容
(一)故事的內容
(二)故事的形式
(三)曲調和節(jié)奏
(四)體育教育
三、初等教育的改革
(一)改良城邦政治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動機
(二)詩歌敗壞靈魂是教育改革的深層原因
(三)塑造和諧靈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
(四)新的詩歌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最終舉措
四、初等教育的作用
第四章 公民教育的高等階段:心靈的真正轉向
一、高等教育的對象
(一)愛智慧者與愛意見者的區(qū)別
(二)哲學家的統(tǒng)治能力
(三)哲學家的高貴天性
(四)城邦教育對哲學天性的敗壞
二、高等教育的本質
(一)積極的教育概念:心靈轉向
(二)心靈轉向的終極目標:日喻
(三)心靈轉向的抽象階段:線喻
(四)心靈轉向的具體過程:洞喻
三、高等教育的課程
(一)高等教育課程的原則
(二)高等教育的初階課程:數(shù)理學科
(三)高等教育的頂點課程:辯證法
(四)公民教育的總時間表
第五章 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的特性、理論貢獻
與歷史限制
一、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的特性
(一)以培養(yǎng)統(tǒng)治者為目的的實踐性教育
(二)以學習辯證法為頂點的哲學化教育
二、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論貢獻
(一)自由價值重于實用價值的教育性質
(二)從具體認識到抽象認識的教育方式
(三)知識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統(tǒng)一的教學原則
三、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的歷史限制
(一)社會多元的標準:限制多元個性的公民教育
(二)近代科學的標準:缺少科學精神的公民教育
四、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的影響
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