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評述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

定 價:¥230.00

作 者: 賴鵬舉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文化 文化專題研究

ISBN: 9787501026838 出版時間: 200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3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是目前為止對敦煌石窟造像思想進(jìn)行集中研究的唯一專著。全書除緒論外,共分為九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北涼三窟承襲炳靈寺的造像思想,莫高窟在為“千佛”造像尋找主尊,北朝合“凈土”與“千佛”造像形成中心柱窟,初盛唐莫高窟主尊“盧舍那”性格的形成,盛唐“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變”的出現(xiàn)與中唐中印密法的進(jìn)入,晚唐五代華嚴(yán)主尊對胎、金兩界密法的含攝等。

作者簡介

  1950年生於臺灣臺東,畢業(yè)於臺北醫(yī)學(xué)院醫(yī)科後開業(yè)行醫(yī)。在大學(xué)期間接觸佛教後即四處至各講堂聽經(jīng)。蒙上智下諭法師接引乃醉心於般若的義學(xué)與禪法。大學(xué)畢業(yè)後參加在臺北的東方宗教研討會,開始接觸從事佛教歷史義學(xué)與藝術(shù)的朋友。在相互融合與激盪中,逐漸形成了以經(jīng)典義學(xué)與禪法來研究石窟造像的研究方法與路綫。著有《絲路佛教的圖像與禪法》、《北傳佛教的般若學(xué)》等。

圖書目錄

緒論以佛教南北兩傳的視野來研究敦煌石窟
第一章 敦煌石窟的研究須延伸至中亞石窟
一 西北印“彌勒菩薩”在中亞石窟的大小乘異化及其對莫高窟的影響
二 4世紀(jì)克孜爾175窟“慈悲觀”與5世紀(jì)河西“凈土觀”造像間的轉(zhuǎn)變
三 5世紀(jì)以來北傳地區(qū)“法界人中像”與《十住經(jīng)》“法云地”
四 北朝中亞“盧舍那”造像的傳入中國
五 北涼吐峪溝石窟44窟已知北傳最早的密法壇場
第二章 北涼三窟承襲炳靈寺的造像思想
一 4世紀(jì)河西炳靈寺銜接西北印、阿富汗的大乘開展
二 莫高窟268窟已具早期彌勒凈土經(jīng)典的內(nèi)涵
三 莫高窟272窟采用炳靈寺的“千佛”及背光“凈土”造像
四 莫高窟275窟的彌勒菩薩“兜率凈土”造像
第三章 莫高窟在為“千佛”造像尋找主尊
一 莫高窟259窟以“并坐二佛”為主尊的“千佛”造像
二 莫高窟北朝中心柱窟西壁的“白衣佛”
三 北魏云岡“曇曜五窟”的“千佛衣”主尊
第四章 北朝合“凈土”與“千佛”造像形成中心柱窟
一 形成莫高窟“中心柱”的因素及其消失
二 莫高窟北魏中心柱窟中心柱造像的來源及其所帶動的改變
第五章 北周隋代對“十方三世”思想的檢討與“盧舍那佛”造像的引入
一 北周428窟對莫高窟“千佛”造像主尊的重新檢討及“佛衣畫”造像的引入
二 隋代莫高窟對“十方三世佛”造像的重新詮釋
三 隋代莫高窟以經(jīng)變?nèi)〈背摹扒Х稹薄皟敉痢痹煜?br />第六章 初盛唐莫高窟主尊“盧舍那”性格的形成
一 唐代莫高窟的多重“盧舍那”結(jié)構(gòu)與“中心壇場”的形成
二 唐代敦煌以“華嚴(yán)思想”為中心的北傳“類曼陀羅”造像
三 初唐法門寺八重舍利寶函華嚴(yán)“盧舍那佛”造像
第七章 盛唐“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變”的出現(xiàn)與中唐中印密法的進(jìn)入
一 盛唐以后莫高窟的引入中印密教及唯識系經(jīng)變
二 盛唐善無畏胎藏界“圓月觀”為中印“真常”一系禪法
三 盛唐莫高窟148窟對早期中印密法造像的組織
四 中唐莫高窟“天王堂”和“尊勝佛頂”曼陀羅
五 中唐榆林窟25窟密法“毗盧遮那”與佛頂尊勝系造像的形成
第八章 晚唐五代華嚴(yán)主尊對胎、金兩界密法的含攝
一 唐莫高窟14窟華嚴(yán)“盧舍那”對南北傳密法的含攝
二 代宋莫高窟塔堂造像華嚴(yán)思想對南傳密法的含攝
三 代榆林窟20窟為25窟“華嚴(yán)”造像的曼陀羅化
第九章 莫高窟戒壇的造像思想
一 高窟西魏285窟“比丘戒壇”的造像思想
二 高窟晚唐196窟的“比丘戒壇”造像
三 代榆林窟32窟的大乘菩薩戒壇與密法
英文目錄及提要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