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訴訟法證據法學(第五版)

證據法學(第五版)

證據法學(第五版)

定 價:¥42.00

作 者: 樊崇義 主編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證據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1838469 出版時間: 201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12 字數:  

內容簡介

  《證據法學》第五版根據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2010年兩高三部“兩個證據規(guī)定”,以及2007年以來民事訴訟法關于證據制度改革的情況,對原有版本進行了重要的增補和修訂。第五版對我國證據制度的進步與發(fā)展,如在司法改革過程中關于證據規(guī)則,尤其是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等內容進行了重點介紹。此外,第五版還對有關證據概念、證據種類的變化的內容進行了吸納,并對行政執(zhí)法證據轉化、證人作證制度、專家證人、證據收集中技術偵查手段等新增內容進行了論述,同時,也對尊重和保障人權、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對我國證據制度,尤其是證據收集、審查判斷模式產生的一系列重大影響進行了解釋?!镀胀ǜ叩冉逃龂壹壱?guī)劃教材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證據法學(第5版)》既適用于高校法學院系的課堂教學,也可作為司法實務部門全面學習和掌握證據法的培訓用書,并成為實務工作的有效參考。

作者簡介

  樊崇義,男,1940年11月生,河南內鄉(xiāng)縣人。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留校從教至今。現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該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有突出貢獻政府津貼。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檢察學會副會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并兼該會偵查行為研究會會長,中國警察學會學術委員,北京市訴訟法學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曾任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任國家檢察官學院、國家法官學院、國家行政學院、中紀委培訓中心等院校兼職教授。樊崇義教授長期從事法學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講授“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中國司法制度”和“律師學”等課程。其科研成果豐碩,獨著和合著作品20余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多部著作獲教育部、北京市科研獎。代表作有1991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綜述與評價》,2001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學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一等獎、教育部二等獎),2003年出版的《訴訟原理》被教育部指定為全國研究生專用教材,2004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修改專題研究報告》(獲北京市社科二等獎),2006年出版的《邁向理性刑事訴訟法學》(獲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07年出版的《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理性思考》(獲司法部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教材科研成果二等獎),2009年出版的《偵查訊問程序改革實證研究》(獲北京市社科一等獎)。其編著的《刑事訴訟法》、《證據法學》教材被司法部、教育部命名為高等院校法學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十五”國家級教材。其主編的《訴訟法學文庫》,已出版80余本,著力于發(fā)掘青年才俊和推介高水平的訴訟法學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證據法學的研究對象
一、證據法及其證據規(guī)則
二、證據及其證據力和證明力
三、證據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關系
四、證據制度及其傳統文化背景
五、證據制度和經濟制度、訴訟制度的關系
六、收集、審查判斷和運用證據證明案件的經驗及其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證據法學的體系
一、英美法系國家證據法學體系示例
二、大陸法系國家證據法學體系示例
三、新中國證據法學體系示例
第三節(jié) 證據法學的研究方法
一、融合研究的方法
二、系統研究的方法
三、比較研究的方法
四、實證研究的方法
五、分析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證據制度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jié) 神示證據制度
一、神示證據制度的概念
二、神示證據制度產生的原因
三、神示證據制度的內容
四、對神示證據制度的評價
第二節(jié) 法定證據制度
一、法定證據制度的概念和產生的歷史條件
二、法定證據制度的主要特點
三、對法定證據制度的評價
第三節(jié) 自由心證證據制度
一、自由心證證據制度的概念和產生
二、自由心證證據制度的理論和立法
三、對自由心證證據制度的評價
第四節(jié) 我國證據制度的歷史沿革
一、我國古代證據法律制度
二、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證據法律制度
三、新中國的證據法律制度
第三章 證據法與訴訟法
第一節(jié) 證據法
一、證據法的概念
二、證據法的形式
三、證據法的內容
四、證據法的作用
第二節(jié) 證據法與訴訟結構
一、訴訟結構的基本分類
二、訴訟結構與證據法
三、我國證據法與審判方式改革
第四章 證據法的原理
第一節(jié) 證據法原理概述
一、證據法原理的概念和意義
二、證據法原理的基本體系
三、證據法原理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jié) 訴訟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一、訴訟認識的要素
二、訴訟認識的內在過程
三、邏輯推理和經驗規(guī)則
四、訴訟認識的結果
第三節(jié) 訴訟認識論:程序正義論
一、訴訟認識的外在過程
二、程序正義論
第四節(jié) 訴訟認識論與證據法
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程序正義論的關系
二、訴訟認識論與證據法
第五章 證據法的原則
第六章 證據規(guī)則
第七章 證據的概念和意義
第八章 證據的種類
第九章 證據的分類
第十章 證據的收集和保全
第十一章 證明概述
第十二章 證明對象
第十三章 證明責任
第十四章 證明標準
第十五章 證據的審查判斷
第十六章 推定和司法認知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