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節(jié) 緣起與研究現狀
一 緣起
二 研究現狀
三 既往研究的缺失與新的學術生長點
第二節(jié) 研究對象、研究理論與研究線索
一 歷史、文本、敘事
二 話語立場、敘述聲部及述史方式
第一章 “新中國”文學史
第一節(jié) “新中國”形象塑造
一 新的命名及策略
二 新中國的形象化
三 第一代文學史家的皈依
第二節(jié) “社論式”寫作
一 歷史書寫的在場性
二 文本空間的單一性
三 集體情緒的感召性
第三節(jié) 逐漸激進的述史線索
一 兩條路線斗爭的述史線索
二 “不斷進步”的述史線索
三 史學模式的機械套用
第二章 “新時期”文學史
第一節(jié) “新時期”新任務
一 對“真”的共識與歧異
二 對“全”的追求與調協
三 黨性與理性的糅合統(tǒng)
第二節(jié) “客觀化”寫史
一 學科化建構
二 教育教學的權威
三 語言客觀化
第三節(jié) 文學史分期的意識形態(tài)
一 三分法和四分法
二 不同的兩分法
三 分期的潛規(guī)則
第三章 走向“個人化”文學史
第一節(jié) 多樣化文學史編撰格局
一 政治話語讓渡權力
二 知識話語日漸成熟
三 個人話語浮出地表
四 新的學人新的范式
第二節(jié) “多聲部”敘述
一 多方會談
二 作為主持人的文學史家
三 重組真實
第三節(jié) 多元的述史方式
一 多元化的文學史分期
二 多元化的文學史情節(jié)
……
第四章 “他者”的文學史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