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1874—1939)是中華民國史上北洋系政治軍事集團統(tǒng)治時期的佼佼者。他于維新運動走向高潮時以秀才的英姿投入沙場軍界,并漸由偏稗薦躋將帥,位極人臣。1918年8月2日,吳佩孚首次從湖南衡陽前敵通電“罷戰(zhàn)主和”、“撤防北歸”,返旆北指,責師抗上,興兵問罪,提倡全國一體罷戰(zhàn),反對分裂,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是其第一次義舉和政治亮相,影響巨大,意義深遠,從而獲得全國贊譽。1920年7月17日,倒皖取得大勝,重創(chuàng)日寇,收外交奇功,虎踞中州而威震中原。1924年9月18日,吳佩孚“四照堂點將”如日中天,而戰(zhàn)張失敗,度過了鼎盛時代。1927年5月16日北伐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生命遂告終,且貧困潦倒,狼狽入川,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再衰三竭。至1937年九一八國難起后,吳氏蟄居首都,作燕山寓公,研究孔孟、佛道之學,著述《春秋》之義。而日寇占領平津之后,他拒敵偽之誘降,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浩然的民族正氣,斗敵折奸,保持晚節(jié),結束了他叱咤風云而又艱難曲折、大起大落、頗具傳奇神秘色彩的一生。解放前至今,中外已出版數(shù)種吳佩孚傳:《吳佩孚歷史》,《吳佩孚》(法文、俄文、日文、中文),《吳佩孚傳》上、下冊,《吳佩孚將軍生平傳》,《秀才軍閥吳佩孚》等。其他片段的敘述或“書牘”亦有一些。上述研究成果,是筆者撰寫本傳的參考書,對本書大有裨益。同時,本書還吸收了近年發(fā)表和出版的論文、專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