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畔隨想》、《壟上行》是同類性的,都是用雙腳去行走,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體驗,用頭腦去思考,用余生去回憶的旅行。這就是一本書,我堅持寫這本書,故而取名《阡陌上》。同樣,又去讀這本書:讀山川江河,讀平原丘陵,讀風土人情,讀歷史知識,讀人間萬象。游讀需要用“心”?作家梭羅說的好,“行走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生命的春光”。也就是對沿途的景物、事物、人物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悟,從而擦出心靈的火花,留下美好的印象,存住甜蜜的記憶?!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直是古代旅人學者求知的基本模式,有了滿腹經綸,再加上親歷躬行,必然能使知識進入一個較高的境界。如今有了飛機、火車、動車、高鐵,一天走上千里不稀奇,幾年下來,“行萬里路”大大有余,然而“讀萬卷書”呢?總是讀得太少,深感不足。如何彌補這個“不足”?見縫插針才有時間多讀些書,方為上策。所以,抽時間,走一走,看一看,走一路,讀一路,竟越讀越有趣味,越讀越有感悟,對“行”與“知”的關系也有了新認識。最美的景色是心境。有一顆激情心,就會發(fā)現(xiàn)處處有美景,甚至人未到景點,心以往之。杜甫北游到泰安,咋一看見泰山,高興得忘乎所以,發(fā)出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感嘆,這首《望岳》詩被后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與泰山同垂不朽。如果杜甫沒有滿腔的激情,就不可能有這首流傳萬代的絕唱。好奇心也是賞景所在。有了好奇心,就能在平淡處發(fā)現(xiàn)新鮮所在,體會到大自然風光的無窮魅力。我所之行完全是閑暇尋樂,尋樂要有童趣心。這是一種追求和向往快樂的過程,是放飛心情,愉悅身心,帶來快樂的過程。童心看世界,滿眼都新鮮,樂趣大無邊。浩瀚的大海,高聳的大山,深邃的森林,無名的花草,都令我賞心悅目,備感新奇,物我兩忘,收獲“山有意來水有情,將我迎來將我送”的無限樂趣!這本書是歸來的眷戀心。每次歸來的回憶都是一種心靈的享受。所以,養(yǎng)成習慣,即將所聞所看和“心中的美景”寫下來,或自我欣賞,或發(fā)于報端,或與朋友分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