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人類的本性》是亨利·波卓斯基的第一本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正是這本書奠定了他以失敗分析作為研究方法的基礎,通過后來一系列著作的進一步豐富,逐步完善了他所擅長的失敗分析方法。《設計,人類的本性》主要記述了一些工程設計上的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不僅包括堪薩斯市凱悅酒店的兩座人行天橋的倒塌、偉大的水晶宮和至高無比的維多利亞建筑、塔科馬海峽吊橋的巨大失敗、布魯克林大橋的成功、金字塔形制的演變等大型的案例;還包括作者孩子玩具、妻子所用刀叉等身邊的案例。作者主要想通過一些列案例的講述,說明設計是什么和怎樣設計的問題。作者在書中表達的意思,即是說設計的本質就是對失敗的改善。作者通過分析指出:設計是由無數(shù)的假設或者說選擇組成的,永遠都有出現(xiàn)失誤的可能,作為設計師要學會關注細節(jié),善于在成功中看到失敗,對已經出現(xiàn)的失敗作出分析是很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在失敗中吸取經驗,穩(wěn)步改善,并盡力避免失敗的再次發(fā)生。這種失敗分析的方法,后來進一步演化為《器具的進化》中設計的動因之一“缺點論”的觀點。這本書同樣體現(xiàn)了他分析問題的視角與方法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