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十年:回顧與展望
模塊一 課程設計的理念
問題1 課程標準修訂有何重要意義?
問題2 課程標準包括哪些內容?
問題3 課程標準如何面向全體學生?
問題4 課程標準是怎樣強調提高學科素養(yǎng)的?
問題5 課程標準如何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問題6 課程標準為什么倡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問題7 課程標準為什么關注學生的文化與生活?
問題8 課程標準為什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模塊二 課程目標
問題1 如何理解課程目標在教育目標體系中的地位
問題2 課程目標體現了什么?
問題3 課程目標包含了哪些方面?
問題4 如何理解“過程與方法”目標?
問題5 為什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最重要的課程目標?
問題6 如何理解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
問題7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有什么不同?
問題8 在教學設計中如何表述教學目標?
模塊三 課程內容的選擇
問題1 課程標準修訂的基本原則和突出變化是什么?
問題2 課程內容怎樣突出德育為先?
問題3 課程內容如何注重能力培養(yǎng)?
問題4 課程內容如何體現時代特征?
問題5 課程內容如何力求減輕負擔?
問題6 各學科課程標準強調了哪些核心內容?
模塊四 課程實施建議
問題1 如何處理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的關系?
問題2 如何處理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
問題3 如何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問題4 為什么倡導多樣化學習方式?
問題5 有效的教學設計應包括哪些方面?
問題6 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問題7 實驗課有什么教學價值?
問題8 社會實踐與文化課之間的關系
問題9 怎樣認識“學案”的價值?
問題10 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術?
模塊五 課程管理與評價
問題1 校長如何提升課程領導力?
問題2 為什么要實行三級課程管理?
問題3 為什么要設置和開發(fā)地方課程?
問題4 如何開發(fā)校本課程?
問題5 為什么要建立發(fā)展性評價制度?
問題6 如何有效開展成長記錄袋評價?
問題7 如何開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模塊六 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
問題1 什么是義務教育課程資源?
問題2 怎樣用好課程標準?
問題3 怎樣用好教材?
問題4 怎樣使用課標教材以外的文本課程資源?
問題5 怎樣開發(fā)和利用生成性課程資源?
問題6 怎樣開發(fā)和使用信息資源?
問題7 怎樣開發(fā)和利用學校物質資源?
問題8 如何做好學校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問題9 可利用的社會教育資源有哪些?
問題10 怎樣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資源?
問題11 綜合開發(fā)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的典型案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