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

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

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

定 價:¥35.00

作 者: 白至德 著
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民族史

ISBN: 9787505729391 出版時間: 201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是中國近代史后編,《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論述自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在經(jīng)濟形態(tài)和階級關系上,仍然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會的性質(zhì)。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仍然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在中國的統(tǒng)治。所不同的是,自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無產(chǎn)階級力量壯大 起來,馬克思列寧主義傳人了中國。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面目 煥然一新。中國的民主革命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作者簡介

暫缺《白壽彝史學二十講:近代后編(1919-1949)》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近代后編(1919-1949)
第一講 中國的近代史學
 1.中國史學的近代化
 2.“五四”后的梁啟超史學
 3.胡適的學術研究方法論和顧頡剛的“古史辨”
 4.王國維、陳寅恪、陳垣的史學
 5.中國近代考古學對史學的影響
第二講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初步建立
 1.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逐步傳播
 2.李大釗的貢獻
 3.郭沫若的貢獻
 4.通史、社會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成就
 5.在斗爭中建立起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附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奮進
第三講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
 1.五四運動的前夜
 2.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
 3.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4.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
 5.五四運動的大眾覺醒
 6.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成立
 7.毛澤東
 8.周恩來
第四講 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與共產(chǎn)黨民主革命綱領
 1.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代”
 2.民族工業(yè)面臨的重重困難
 3.民族資產(chǎn)階級政治上的活躍
 4.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第五講 北洋軍閥混戰(zhàn)與國民革命運動
 1.直皖系軍閥戰(zhàn)爭的爆發(fā)
 2.馮玉祥組成民國國民軍
 3.軍閥殘酷統(tǒng)治遭到反對
 4.孫中山為民主共和奮斗
 5.中共三大決議:國共合作
 6.中共四大以及五卅運動
 7.省港罷工及三?一八慘案
 8.兩廣統(tǒng)一及國民黨二大
 9.“中山艦事件”與蔣介石
第六講 北伐戰(zhàn)爭與國民革命的失敗
 1.北伐軍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
 2.北伐將革命推進到長江流域
 3.北伐期間的工農(nóng)運動高潮迭起
 4.蔣介石集團與帝國主義大資產(chǎn)階級結合起來
 5.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