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戲劇與戲曲元雜劇平陽戲劇圈研究

元雜劇平陽戲劇圈研究

元雜劇平陽戲劇圈研究

定 價:¥68.00

作 者: 姚玉光 等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 戲劇

ISBN: 9787516118085 出版時間: 2012-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平陽戲劇圈”是元雜劇的四大戲劇圈之一。遺憾的是此前還沒有人針對一個戲劇圈進行過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而只對本課題的部分子題有過一些涉獵,或者在宏觀研究時有過原則性的論列。我們很想抓住這次國家社科項目獲批的機遇,全方位地考察研究“平陽戲劇圈”的戲劇版圖、形成動因、創(chuàng)作和演出特色、戲劇文物遺存、地位及影響,弄清從宋金雜劇到元雜劇的嬗變過程,揭開“平陽戲劇圈”的廬山真面目,力求對“平陽戲劇圈”進行系統(tǒng)的描述、分析和理論概括。深感內疚的是,我們的工作極其有限,不敢奢談填補文學史研究的空白;也不敢妄論糾正戲劇史個別傳統(tǒng)觀點的偏頗,更不敢誑云為山西文化建設從古代戲劇方面提供支撐,只是斗膽把這些不成熟的想法與尊貴的讀者坦誠交流。

作者簡介

  姚玉光,男,漢族,山西洪洞人,1950年生。1982年1月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學院,文學學士;1988年南京大學進修古代文學碩士課程結業(yè),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古代文學碩士點負責人,古代文學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山西省教學名師。在《文學遺產》《文學評論》《中國典籍與文化》《紅樓夢學刊》《明清小說研究》等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元代“平陽戲劇圈”的綜合考察與研究》和多項山西省科研、教改項目;出版《黃花憐瘦影:李清照傳》專著多部,其中《荊釵記評注》(合著)為第13屆“中國圖書獎”之一;主編、參編《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等國家規(guī)劃教材、普通高校教材多部。趙繼紅,1969年10月生。1991年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yè)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獲碩士學位。2008年考入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xiàn)為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參與國家社科課題“'元代平陽戲劇圈'的綜合考察與研究”,在《中華戲曲》《山西大學學報》等發(fā)表論文十余篇。高建旺,1974年10月生,山西臨縣人。2000年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2003年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6年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博士學位,現(xiàn)為山西師范大學講師。在《上海師范大學學報》《中華戲曲》等發(fā)表論文多篇,參與國家社科項目《元代“平陽戲劇圈”的綜合考察與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戲劇版圖
一 “平陽戲劇圈”的戲劇版圖
二 “平陽戲劇圈”的厚重歷史
三 “平陽戲劇圈”的作家厘定和時間跨度
第二章 社會學考察與研究
一 平陽政治與“戲劇圈”的關系
二 平陽經濟與“戲劇圈”的關系
三 平陽民族關系與“戲劇圈”的關系
第三章 作家考察與研究
一 石君寶
二 鄭光祖
三 李行道、孔文卿、狄君厚、于伯淵、趙公輔
第四章 創(chuàng)作考察與研究
一 創(chuàng)作題材的追求
二 創(chuàng)作的思想傾向
三 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征
四 創(chuàng)作的地位影響
第五章 文化考察與研究
一 儒學地位與“平陽戲劇圈”的關系
二 宗教格局與“平陽戲劇圈”的關系
三 民間風俗與“平陽戲劇圈”的關系
四 印刷出版與“平陽戲劇圈”的關系
第六章 文藝考察與研究
一 諸宮調對“平陽戲劇圈”的影響
二 元代散曲與“平陽戲劇圈”的關系
第七章 戲劇文物考察與方志描述
一 “平陽戲劇圈”的地下戲劇文物遺存
二 “平陽戲劇圈”的地上戲劇文物遺存
三 “平陽戲劇圈”地方志中的演戲描述
四 “平陽戲劇圈”文物遺存的價值和意義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