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晴權貴到民國元首——譚延鬮》
引子:民國政要譚延鬮的生前身后
第一章 前期政壇風云
官宦出身——傳統(tǒng)封疆大吏家庭的環(huán)境影響
才華橫溢——清代末科會元的成長之路
步入政壇——走上政治舞臺的立憲請愿
主政湖南——三次督湘的舉措和功過
第二章 追隨中山革命
轉變思想——在彷徨中結識孫中山
追隨中山——由地方軍閥到革命者的轉變
南下廣州——積極革命,督率湘軍出征
謀劃北伐——為革命政權東征西戰(zhàn)
第三章 參與奉安事宜
中山逝世——共哭元戎,哀悼偉人
繼承遺志——以左派面貌遷都武漢
籌建陵園——“由左轉右”,寧漢合流
奉安大典——告別偉人,全力支持蔣介石
第四章身后安葬鐘山
驟然離世——生活方式引起的必然后果
國葬典禮——盛況空前,極盡哀榮
典雅譚墓——江南園林風格的墓葬
“文革”境遇——共性遭遇中的個性經歷
后記
參考文獻
《生死相隨伴中山——廖仲愷與何香凝》
引子:中山陵園的廖仲愷、何香凝墓
第一章 愛國伉儷攜手革命路
來自美國舊金山的華僑赤子
來自香港的千金小姐
巧合天成的“大腳”姻緣
共赴日本求索真理
參加留學界的反清斗爭
第二章 追隨孫中山投奔革命
初識孫中山時的激動心情
同盟會的“御洋婆”
宣傳同盟會的革命綱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三章 執(zhí)掌廣東革命政府財政
年輕的省財政司長
地價稅契法案的推行者
竭力整頓財政金融
第四章 討袁護國運動的中堅骨干
夫妻加入中華革命黨
粉碎袁世凱“洪憲帝制”夢
做好討袁運動后續(xù)事宜
第五章 兩次護法運動的艱苦奮斗
為南下護法籌措經費
對三民主義理論的新探索
協(xié)助孫中山再次護法
支持北伐而身陷牢籠
勇斗叛逆顯巾幗本色
第六章 三大政策的促成者和實踐者
與蘇聯(lián)代表越飛的兩次秘密會見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第一助手
國民黨“一大”會議的砥柱
工農婦女運動的貼心人
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第七章 黃埔軍校的“慈母”
積極支持和籌建軍校
軍校的第一任黨代表
堅決鎮(zhèn)壓商團叛亂
與廣東軍閥相搏斗
第八章 繼承孫中山的遺志遺愿
孫中山遺囑的見證人之一
參與孫中山奉安事宜
與國民黨右派的殘酷斗爭
慘遭暗殺成歷史謎案
“哀思唯奮酬君愿”
第九章 國葬鐘山長伴孫中山左右
國葬鐘山的曲折經過
時跨十年的陵墓工程
夫妻情深合葬陵園
后記
……
《革命豪俠 文武雙璧——范鴻仙 韓恢》
《喋血沙子崗的農工先驅——鄧演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