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國家法、憲法辛亥百年談憲政

辛亥百年談憲政

辛亥百年談憲政

定 價:¥48.00

作 者: 王培英 編
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國家法、憲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0610217 出版時間: 201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回眸中國人權的百年發(fā)展,幾經(jīng)浮沉,幾度風雨。志士仁人播撒下的人權思想的種子,經(jīng)歷了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甚至嚴寒冰封,終于在百余年后的今天開出制度之花并吐露芬芳。本書向讀者展示了辛亥革命百年以來憲政制度的進展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誠然,我國的人權標準之于世界,東方文明之于西方文明,仍處于磨合與激蕩之中,我國的人權發(fā)展也注定不會是一番坦途,但無論是困境還是瓶頸,一個高度重視人權的國家,都會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地堅毅前行。

作者簡介

暫缺《辛亥百年談憲政》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國百年憲政回顧 張晉藩
一、西學東漸——憲政思想的萌發(fā)
二、救亡圖存——中國憲政運動的價值取向
三、以憲法為憲政的基本訴求
四、人民民主——新民主主義憲政的目標
五、新中國的憲政歷程
六、百年中國憲政的發(fā)展與憲政建設的歷史借鑒
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時期的憲政建設 許崇德
一、關于憲政的一般概念
二、新民主主義時期:1919—1949年的憲政
三、新民主主義時期:1949—1956年的憲政
四、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的憲政
五、社會主義時期:1966—1982年的憲政
六、社會主義時期:1982—2007年的憲政
七、加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憲政建設
一九八二年憲法 喬曉陽
一、八二憲法的歷史背景及起草
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在八二憲法中的
體現(xiàn)
三、八二憲法的主要內(nèi)容
四、八二憲法的歷史意義
五、八二憲法的發(fā)展
六、毫不動搖地保證憲法的根本大法地位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李 林
一、引言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萌芽:農(nóng)民協(xié)會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雛形:蘇維埃代表大會
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初步形成:從參議會到人民代表會議
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從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到全國人
大會議召開
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構造
七、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憲政的特色——“一國兩制” 王振民
一、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和憲政理論
二、改變了中國人憲法上的統(tǒng)一觀
三、人民民主專政國體包容性的擴大
四、新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
五、新型的地方政權制度
六、新型的公民權利和義務
七、特殊的法律解釋制度
八、特殊的司法制度、選舉制度和政黨制度
九、憲法與基本法的特殊關系
中國人權百年回顧 徐顯明
一、清末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國人權
二、北洋政府時期的人權狀況
三、國民政府時期的人權思潮
四、建國到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人權
五、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權的發(fā)展
現(xiàn)代科學技術與憲法發(fā)展 韓大元
一、導論
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對憲法發(fā)展的影響
三、憲法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保障
四、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與憲法價值觀的沖突
五、憲法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走向世界的中國憲政——中國對西方政治文明的借鑒和吸收 張千帆
一、引言——憲政制度與文化的交替演進
二、立憲意識的萌發(fā)與成長
三、制度與文化的交替演進——核心憲政價值的引入與實踐
四、代結論:中國“國情”與普適價值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