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康德的批判哲學

康德的批判哲學

康德的批判哲學

定 價:¥29.80

作 者: (德)康德(Kant,I.)著 唐譯 譯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外國哲學名家叢書
標 簽: 哲學/宗教 哲學理論與流派

ISBN: 9787553420363 出版時間: 2013-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因為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档碌恼軐W在一定程度上結(jié)合了兩者的觀點。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通過感官司與理性午到的。經(jīng)驗對知識的產(chǎn)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jīng)驗轉(zhuǎn)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將這種理性稱為“范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范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jīng)驗,沒有范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疇與經(jīng)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范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nèi)祟悓κ澜绲挠^念的因素?!锻鈬軐W名家叢書:康德的批判哲學》包含有批判哲學、美學、倫理學等內(nèi)容,力求將康德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展示給讀者朋友,希望讀者能在閑暇之余走進康德、了解康德,從中有所收獲。

作者簡介

  康德,1724年生于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的一個小手工業(yè)者家庭。6歲那年,康德進入小學學習,1740年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學習。1755年,康德提出學位論文《論火》,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匿名出版《自然通史與天體論》,第一次在長期統(tǒng)治人們思想的形而上學自然觀上打開了缺口。1755~1768年,康德發(fā)表的論著有:《對形而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1755年)、《自然地理學講授提綱》(1757年)、《試對樂觀主義作若干考察》(1759)、《對豐克先生夭亡的想法》(1760年)、《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1762年)、《將負值概念引入哲學的嘗試》(1763年)、《對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觀察》(1764年)、《論空間方位區(qū)分的基本根據(jù)》(1768年)。1769年是康德的哲學思想發(fā)展的關鍵一年。由于受英國經(jīng)驗主義影響,特別是省察到休謨所提的有關因果聯(lián)系有無必然性問題的重要意義,他從萊布尼茨?沃爾夫?qū)W派哲學的“獨斷的美夢”中猛醒過來,開始從“先批判時期”向“批判時期”過渡。1769年,康德受埃爾蘭根大學聘請,擔任教授職務;次年受耶拿大學聘請,3月被任命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和形而上學編內(nèi)正教授職務,并提出《感覺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論文,進行答辯。1780年,康德開始《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寫作,他的哲學思想進入批判時期。在1781~1790年的10年間,康德的構(gòu)成批判哲學體系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導論》、《判斷力批判》3部巨著相繼問世,另外還刊行了《未來一切形而上學導論》(1783年)、《道德形而上學原理》(1785年)、《對人類歷史起源的推測》(1786年)、《論目的論原理在哲學中的運用》(1788年)以及其他10多篇論著。1786年冬,康德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1792年起,康德?lián)伟亓挚茖W院哲學部主席,同年發(fā)表《論人的劣根性》,次年春發(fā)表《論理性范圍內(nèi)的宗教》?!墩摾硇苑秶鷥?nèi)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曲并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同年9月,康德發(fā)表《論格言:道理上可以說得過去,可是實踐上卻行不通》。1794年,康德發(fā)表《論月球?qū)夂虻挠绊憽?;同?月發(fā)表《論萬物的終結(jié)》;7月,康德被選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0月,康德因為就宗教問題發(fā)表意見受到國王訓斥。第二年發(fā)表《永久和平論》。1796年,康德發(fā)表《論靈魂的器官》,同年6月23日,康德最后一次講課,自此離開了講臺。1797年,康德發(fā)表了《道德形而上學》,同年9月發(fā)表了《論出于利他動機而說謊的虛妄權利》。1798年,康德被選為西恩(意大利)科學院院士;同年秋發(fā)表《學科間紛爭》和《人類學》。1799年,康德發(fā)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論與費希特科學哲學之關系》。在這篇封筆之作中,康德對費希特的科學哲學給予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這是康德作為哲學家的最后一句話,從此他就告別了哲學舞臺——他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801年,康德請求解除他科學院評議委員會成員的職務。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爾?康德在家鄉(xiāng)柯尼斯堡去世??档率侨祟愃枷胩炜盏囊活w巨星。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現(xiàn)代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卡爾?雅斯貝斯將康德、柏拉圖和奧古斯汀并列稱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學奠基人”。

圖書目錄

純粹理性批判
先驗直觀——感性、直觀、經(jīng)驗
先驗直觀是康德批判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先驗直觀”中,康德提出了幾個最基本的概念:一是感性;二是直觀;三是經(jīng)驗,并給予了詳細的解說。
感性、直觀、經(jīng)驗
空間與時間、現(xiàn)象與物自體
先驗邏輯——范疇、知性、形成
先驗邏輯對應于先驗感性。康德認為先驗與驗前的區(qū)別在于:并非任何一種驗前知識都應稱為先驗的,而只有我們借以知道某些表象、只能驗前使用或只在驗前成為可能,而且又知道為什么是這樣的,這種驗前知識才稱為先驗的知識。
概念的劃分
范疇及其演繹、驗前綜合判斷
先驗判斷——原理、理性、途徑
驗前判斷力憑借自身的職能使范疇與感性產(chǎn)生驗前知識。所謂感性是指一般感性或驗前直觀,倘若這一驗前知識是符合于一般規(guī)則即具有客觀有效性的,那么,我們就可以獲得知性之先驗原理,這種驗前判斷力稱為先驗判斷力。
原理的定義
人的判斷力與圖型原理
什么叫本體
什么叫理性
對先驗理念問題的陳述與解答
理性、知性、理念、經(jīng)驗之間的關系
理性的新途徑
康德的認識論
范疇
關于范疇的概念在第一輯里有所涉及,在此不再復述。本節(jié)康德將范疇分四組排列,每組包含三個范疇。他說:“每組內(nèi)包含三個范疇,這是有講究的。深入一步考察便能發(fā)現(xiàn),每組的第三個范疇由第二范疇與第一范疇相聯(lián)結(jié)而發(fā)生?!?br />知性與感性的互動性
“先驗構(gòu)架”——一方面是感性,一方面是知性
知性的先驗原理
“實體”與“因果”
“交互”
“經(jīng)驗思維三準則”
“自我意識”
所謂“自我意識”,即是“統(tǒng)覺的原始綜合統(tǒng)一”,這是康德認識論中一個很重要,很關鍵,也一向被認為是《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最難懂的部分,被稱為康德認識論中的一個“謎”。
“自我意識”
“主觀演繹”
“客觀演繹”
“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的相互依存
先驗矛盾
“先驗矛盾”就是矛盾對立的意思。也可以譯為“二律背反”。“先驗矛盾”是康德辯證法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
“先驗幻象”與辯證法
四個“先驗矛盾”
“先驗矛盾”的特殊性
物自體
“自我意識”是康德認識論的中心,“物自體”學說則是整個康德哲學的核心,它貫穿于康德整個哲學體系。它是康德哲學認識論的歸宿,又是通向倫理學的門戶。
物自體作為感性的來源
物自體作為認識的界限
物自體作為理性的理念
審美與目的論
人的本質(zhì)與審美
人是什么?這個困擾著古往今來許多哲人的問題同樣困擾著康德,且困擾了其一生??档聦θ耸鞘裁催@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是“人是自身的最后目的”。這個答案是康德從人與宇宙、自然的關系中引導出來的對人的最高定義。
自我意識與審美
自由與審美
人向自身的生成與審美
人的感性與審美
人類的本質(zhì)與形貌
心理機能與審美
《人類學》并非是專門探討美學的著作,但康德這部人類學著作比起其他同類著作,其有關審美心理的論述更多,盡管這些論述是零碎的,有些甚至是間接的,但只要我們仔細考察某些敘述的精神實質(zhì),還是能抓住它們與審美心理的關系。
想象力的活動
符號活動
心靈的游戲
美感特征
關于趣味
在康德前期批判美學中,趣味還僅僅是一個從前人那里遺傳下來的一個概念,其內(nèi)涵側(cè)重于倫理方面。后來,趣味判斷慢慢發(fā)展為反思判斷。于是,趣味成了一個形而上學的抽象概念,盡管趣味的概念更普遍、更一般化了,但同時,其具體的內(nèi)涵也絕大部分被淹沒了,因此理解起來相當不易。惟獨在《人類學》一書中,趣味概念被賦予更多的內(nèi)容,有了更明確的規(guī)定,被發(fā)揮得很充分。
趣味的概念
趣味的性質(zhì)
趣味與時尚
關于美、崇高、笑、哭
康德并沒有專門從理論上探討美、崇高、笑、哭等,也沒有給出這些概念的科學規(guī)定,他僅僅從人類學的角度描述了各種有關現(xiàn)象。但因為這些現(xiàn)象都涉及了與審美有關的情感或情感反應,所以可以當作向嚴格的美學概念轉(zhuǎn)化的中間階段,因此,在美學上還是有意義的。
美與崇高
笑與哭
第四輯康德的倫理學
道德律令
道德律令作為超感性經(jīng)驗的理性力量,是普遍必然的絕對命令,它的本質(zhì)是自由。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作為理性的存在,是自由的。意志自律則是這種自由的直接表現(xiàn)??档抡f:“自由這個概念是解釋意志自律的關鍵。”他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說:“自由是純粹理性體系的整個建筑的拱心石,是靈魂不朽、上帝存在等其他一切概念的依據(jù)?!?br />“人是目的”
“意志自律”
善惡與道德感情
歷史理念
康德哲學的實質(zhì)是,先驗的理性高高在上,決定著人的認識和倫理。在認識論,先驗的自我作為意識的形式,在一切經(jīng)驗認識中,成為自然的立法者,使知識成為可能。在倫理學,先驗的自我作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倫理行為中構(gòu)成絕對命令的依據(jù),使道德成為可能。弄明白了這些,便也對康德哲學有了初步了解。
實踐理性的“先驗矛盾”與“至善”
歷史觀
附錄
康德演講稿
康德生平和活動年表
康德名言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